搜索新闻

电子书产业发展需要一种全新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更新日期:2011-03-18 作者:佚名

    电子书终于在日本流行起来。去年下半年,移动电话公司和家用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带着他们的最新产品纷纷进入电子书市场。由于厌倦了被动等待新书的数字化,那种自助将纸质图书装进电子书的方式渐渐流行起来,并且市场上产生了如何自助图书数字化的教材。

    电子书被接受程度差异大

    我无意比较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但是,就像现在大多数音乐都实行线上发行一样,现在,美国已经售出超千万台的电子阅读器,根据有关预测,到2014年,市场上售出的书一半以上将是电子书。

    与此同时,读者并不是特别喜欢使用电子阅读器。那些采用电子墨水技术的终端设备能反射太阳光线,十分轻便,并且电池也非常耐用。但是电子阅读器采用黑白屏,并且页面转换的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各种彩屏的平板电脑却不能在阳光下阅读,并且比较笨重,电池的耐用性也不强。当然解决这两者技术上的难题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乍一看发达国家在新技术时代都面临着相似的条件,但是此刻令我迷惑的是,电子书在发达国家被接受程度上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在英国和美国,在终端上阅读电子书现在已经非常流行。在美国,有超过80万本书以电子书的形式销售。尽管日本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阅读市场,但是电子书在日本和法国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此外,结果显示,日本大部分的电子书是漫画,尤其是那些在普通书店里不可能顺利销售的漫画书。所以在纸质出版向电子出版转变的过程中,日本发生的情况和别的地区不一样。

    几年前,电子阅读器终端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但是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就退出了,那是电子阅读器在日本的第一次尝试。自2010年年底,日本的电子阅读器开始大范围地发布广告,这标志着电子阅读器在市场上的第二次尝试。

    发行系统阻碍电子书在日本的普及

    尽管日本和法国推广电子阅读器的速度非常慢,但是这与日本语言中的汉字没有太大的关系。发行系统的不同才是罪魁祸首。从历史的观点说,日本和法国采用的是单一价格的定价销售机制。在日本,这种单一价格的定价销售根深蒂固。印刷版书本一般以一定佣金销售,这种佣金里包括了转售的成本。在购销形式上,日本出版界实行寄销制非常普遍,即出版者以寄卖形式委托发行机构销售某类图书。实行寄销制的图书,总发行权仍属于出版社,书店对受托的图书进行售卖,在一定时期内可将没有售出的图书寄回到出版社,书店不承担经济损失。

    这种单一定价系统和寄销机制为图书行业提供了现金流,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弊端,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大量的库存。出版界是一个充满险境的行业,从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单一定价系统和寄销机制给一些中小规模的出版公司在出版界立足提供了一个机会。

    日本出版业的这种状况造成了目前电子书的现状。在美国,只有那些拥有稳定资金来源的大型出版集团才能存活下来,而日本出版业和美国出版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漫。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繁荣是由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并且稳定的劳动分工带来的,而动漫产业则是完全由市场所驱动的。市场的驱动能带来诸多利好效应,例如将产生畅销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深度挖掘,并且能有效控制版权问题,诸如这些效应现在已经在日本被享用。

    电子书发展模式有待证明

    由于电子书不存在库存的问题,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已经明确宣布其寄销机制不适合电子书。法国更加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法国的电子书发行系统里仍在努力实行寄销机制,其与纸质书内容相同的电子书会有一个固定的价格。当然,法国这样一系列的努力曾被指控为保护主义,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措施听起来并不现实。

    电子书能在几分钟内随地购买和下载。年纪大的使用者之所以珍视这种阅读终端,是因为这种阅读终端的字体能很好地控制进而适应一个人的视觉。并且电子书不占空间,能很容易地从“个人图书馆”中找到某本特殊的想要的书,而这在书架上去找纸质书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有这些优点的存在,电子书在日本刮起一阵强劲风暴将指日可待。

    随着电子书的逐渐普及,怎样的模式能在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比较顺畅的关系?由于几百年来,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迄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确定某种发展模式比别的发展模式更优越并不合适。

    如果电子书成为主流,那么出版公司只能在读者实际购买和下载电子书到其阅读终端后才能宣布销量,这样就很有可能致使中小型出版公司很难存活。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只有畅销书作家和有创造力的爱好者能在这个产业存活下来,而介于其中的大部分则有可能消失掉。

    展望即将到来的电子书时代,我并不是说对于电子书产业来说,日本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但是我认为美国模式是否能通用还有待证明。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