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上游面板占地物联网产业面临革命

上游面板占地物联网产业面临革命(2)
来源:财新网 更新日期:2012-02-08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什么样的增长

    目前,中国彩电企业尚无一家能够研发出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海信集团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胡剑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信集团2011年5月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在自主研发操作系统上投入不菲,但到现在,海信仍选择“两条腿走路”,既用自己的操作系统,也引入了安卓系统。

    现在已推出的智能电视基本上都采用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将手机操作系统移植到智能电视,从界面到操作都有很多不够匹配和便利的问题,这也是此前谷歌电视未能得到消费者青睐的一大原因。梁振鹏认为,一旦谷歌和苹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将对彩电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和传统彩电制造企业相比,IT企业在操作系统开发、芯片研制、软件应用等领域有着先天优势。不过,在奥维咨询(AVC)平板研究中心总经理彭健锋看来,IT企业仍难克服营销软肋,“营销比生产制造更关键。营销包括品牌塑造、用户需求、产品定义、营销策略、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等,整个链条环环相扣。”

    彭健锋表示,和IT产品不同,由于体积大、不易携带,电视机过去主要是线下销售、上门服务。他认为,相比于谷歌和苹果,在销售渠道上有完整布局的联想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冲击会更大。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左英杰的认同。他认为,新进入者联想,以及原本就有电视竞争力的三星、夏普等跨界企业,未来竞争力不容小觑,中国彩电业面临行业洗牌,“现在最危险的是康佳,海信、创维和TCL还是不错的,谁跑在最后谁就有可能出局。”

    硬件领域的竞争也进入了新阶段。三星和LG逐渐将其利润越来越薄、技术渐趋落后的传统液晶面板生产线移植海外,重心转移至大力研发和生产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OLED是业界公认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在未来数年内很可能取代液晶电视。中国企业能否跟上,决定了其在未来竞争中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地位。而过去的十年,不论软件还是硬件,中国彩电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正不断拉大。

    什么样的增长?

    2011年可谓智能电视元年。看上去,中国彩电企业的反应快于全球其他同业。中国市场上,网络电视、智能电视、3D电视、云电视、数字电视等各种彩电产品轮番推出,令人眼花缭乱。这到底是“玩概念”还是真创新呢?

    中国彩电业的经营数据显示,变化正发生。和2010年中国彩电业大幅亏损截然不同,TCL集团2012年1月4日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预告称,将实现净利润15.5亿-18亿元,同比至少增长230%,而其主要利润来源是多媒体业务。

    1月12日晚,海信电器也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2011年全年业绩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海信电器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率先启动了智能化战略,大力推出3D电视、网络电视、LED电视等差异化产品。以家电行业专家端木青言为代表的意见认为,2011年彩电企业的年报是“伪增长”,因为“彩电企业2010年亏得太狠了”。拿TCL多媒体来说,2010年业绩亏损8.57亿元。不过,更多的业内人士将增长归功于中国彩电企业在应用技术上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智能电视的引入。

    彭健锋认为,2011年彩电企业净利润增长,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国内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明显提升。首先,通过提高模组自制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第二,通过科学的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减少了库存跌价损失;第三,加快了新技术产品,如LED、3D、智能电视的导入,改善了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

 标签: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