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
全球第一大PC厂商将何去何从?我不清楚,惠普看起来也不清楚。回顾惠普在2011年的一系列举措,给人感觉仍然是摸不着头脑。惠普先是聘请李艾科(Leo Apotheker)担任CEO,但李艾科上任以后非但没有扭转惠普颓势,反而做出了拆分PC业务、专注于企业市场这一颇具争议的决定。结果,他在任职11个月以后即遭惠普董事会解雇。
惠普还做出了另一个颇具争议的决定:先是发布了webOS平板计算机,但一个月以后即宣布放弃这项业务。在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执掌惠普以后,这家公司又出尔反尔,保留了PC业务,甚至可能会重新进入平板计算机市场。惠普今年的一些举动的确让局外人看不懂。
RIM
还记得黑莓吗?或许,你不久将会忘记它。这家陷入困境的智能手机厂商陨落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这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咎于RIM的联席CEO架构。这家几年前还是科技行业天子骄子的明星企业,如今竟堕落成为一系列收购传闻的主角。
HBGary Federal
安全公司HBGary Federal在今(2011)年2月举行的RSA安全大会上宣布,将揭开知名黑客组织Anonymous的神秘面纱,这家原本鲜为人知的公司由此备受关注。HBGary Federal的郑重宣言却成了业界的笑柄,公司CEO亚伦·巴尔(Aaron Barr)的挑衅遭到了Anonymous的报复,该组织侵入HBGary Federal的服务器,曝光了巴尔的个人资料,致使HBGary Federal名誉扫地。
索尼
在黑客“神奇小子”乔治·霍兹(George Hotz)攻破PS3并在网站上发布破解PS3信息后,索尼采取强硬措施,将霍兹告上法庭。索尼此举遭到了黑客们的猛烈报复,他们侵入了PlayStation Network网络,泄露了超过一亿用户的数据。索尼随后将矛头指向Anonymous组织,而不是勇于承认自己在安全方面的疏漏。
AOL
当AOL决定在2010年9月收购TechCrunch时,我就知道矛盾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早在今年2月,AOL收购了赫芬顿邮报,还让赫芬顿邮报创始人阿丽安娜·哈芬顿(Arianna Huffington)成为后来加盟的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的顶头上司,此举就好像是火上浇油。
后来,阿灵顿与AOL CEO蒂姆·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联手创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向TechCrunch报导的一些公司投资,双方的矛盾由此激化,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阿灵顿最终从TechCrunch辞职,而TechCrunch几乎所有老员工也纷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