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进入稳步攀升期
夏普在中国市场投入的主要彩电产品为液晶电视,今年的市场业绩稳步攀升。据中怡康提供的今年1-10月液晶电视零售情况统计,夏普零售额占有率为6.66%,位列第八,而零售量占有率为5.04%,位列第11。这一成绩较之去年10月,表现为稳步上升态势。去年10月,夏普零售额占有率和零售量占有率都在第13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以来夏普全球和夏普(中国)相继换帅:一直负责大尺寸液晶面板及液晶电视两大核心事业的片山干雄成为夏普全球新社长,而夏普(中国)掌门人林挺庆换成原日本夏普欧美事业战略部部长大泽敏志。从上述业绩看出,虽然经历了两次换帅,但夏普液晶电视的市场成果也取得了平稳过渡和攀升。
总体来看,夏普液晶业绩稳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立更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不仅是在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抢占大屏市场的先机。继2006年8月,率先投产第8代液晶面板,今年7月31日,夏普又率先抛出了全球最先进的第10代线将于2010年投产的计划,意在将大屏先机优势持续到底。
二是价格策略有所松动。夏普在中国不再固守高位价格,而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同时在产品尺寸结构上,则是高、中、低端产品兼顾,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三是强化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夏普今年加大品牌推广强度,促进了终端销售。渠道方面,除与苏宁结盟,夏普还加快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的渗透,今年在成都、西安、乌鲁木齐设立了营业机构。
具体在液晶电视产品策略方面,夏普同三星和索尼等国外品牌一样,在2006年就非常明显地将主要精力置于推出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高端市场,其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市场业绩相对整体业绩非常突出。其中,最好的是47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今年1-10月零售额占有率和零售量占有率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分别是38.69%和35.75%。这得益于夏普于2006年8月,在日本龟山工厂开始投产了全球首条第8代液晶生产线,使其切割大屏液晶面板的效率更高。三星与索尼的合资公司S-LCD在一年之后才开始投产第8代液晶生产线。为夏普在46英寸和50英寸级液晶电视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此外,夏普在37英寸液晶电视市场表现也不错。据中怡康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10月零售额占有率位列第一,零售量占有率排在海信和创维之后,位列第三。
夏普在全球市场无疑是液晶技术的霸主,但其在中国市场地位与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仍有差距。未来夏普仍需在进一步将技术先发优势,转化成争夺市场的利器方面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