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7-05 作者:花开无期

    显示设备用得越多,眼睛负荷越大;显示产品尺寸越大,用眼负荷也会越大!有网友指出,如今无论是刷手机、看电视、玩电脑,还是在单位办公、学生上课,甚至出门逛街,都很难“躲过”显示屏产品。——屏幕显示与用眼的关系,除了工作生活必需外,还存在大量的“被动暴露”。

    2024年3月27日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QuestMobile数据显示,抖音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46.54小时,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天刷抖音1.55小时以上。2024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睡觉休息活动的平均时间为9小时46分钟,每日劳动就业活动平均时间为3小时28分钟,每日使用互联网平均时间为5小时37分钟。——综合来看,使用显示屏幕的时间,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仅次于“睡觉”的第二大时间占比活动。

    在这种广泛且持久的显示屏应用渗透背景下,健康护眼显示正在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新高地。健康将成为继显示性能提升和大尺寸化之后,“最”关键的行业竞争点。目前,显示和照明等环境光产业以及“眼视光”产业,正围绕进一步的“健康”升级展开新一轮技术创新。

    显示产品健康化发展的新阶段

    5月份,显示器巨头AOC与京东方深度合作,联合推出AOC爱瞳圆偏光电竞显示器Q27G4SL/WS。据介绍,采用传统线偏振光技术的显示器,其光线在同一方向振动,长时间使用会集中刺激人眼同一区域,致使睫状肌持续紧张,进而引发干涩、酸胀等视觉疲劳问题。而京东方的BOE圆偏光技术,通过在屏幕表面配备独特的圆偏光护眼层,模拟自然光特性、使光矢量均匀旋转,让眼睛不同区域能均匀接收光线,极大减少对晶状体和视网膜的定向刺激,带来更舒适的护眼感受。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

    6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TCL华星全球首款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产品,获得SGS颁发的全球首张类自然光谱EX(Quasi-Natural Light Spectrum EX)认证证书。该产品通过优化BLU(背光单元)和RGB色阻方案,实现全光谱成分比例贴近太阳光,有利于调节生理节律:白天可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预防近视;夜晚则减少光线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降低对睡眠的影响。在SGS技术团队的全方位评估测试中,TCL华星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的QNLI指数(该指数通过对比产品光谱与正午自然光光谱,计算380-780nm可见光波段重叠率)达56%。

    6月9日,在第30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国星光电展出了多款“创新健康”照明光源产品。其中包括:通过新增红外、紫光波段拓展光谱范围的新产品;针对老年人视觉退化特性,采用低蓝光+高红光光源设计的适老照明产品;以及动态智能化光环境产品——该类产品可在白天模拟自然日光,抑制褪黑素分泌,提升办公、教育场景活力;在傍晚和夜晚则削减特定蓝光,增强暖光输出,促进睡眠质量提升。

    包括圆偏振、对自然光的模拟,以及增强红光部分等生物光学光谱等技术,已成为“健康光环境”在实现低频闪、低蓝光、高显色/高色域、低眩光等技术进步后,关键的新一轮技术升级方向。其中,显示设备拟合自然光的光谱和圆偏振特性,成为了下一代健康显示视觉科技必须突破的难点。

    显示设备“眼视光”的终极蜕变

    增加额外光谱以提升视觉健康友好度的原理并不神秘。2010年夏普就推出了四色液晶技术,采用独有的四个子像素液晶屏结构,配备四色彩色滤光膜,进而提供四原色成像,使显示设备的色彩更为自然,视觉舒适性也有所提升。

    然而,对于显示设备而言,它不同于照明设备,无法肆无忌惮地模拟太阳光的连续光谱——因为显示设备的色彩呈现,必须依赖于人眼感光细胞对应的红绿蓝三原色。理论上,这三原色的波长越精准,其色彩呈现就越准确,越符合广色域的显示性能标准。但另一方面,三原色越精准,其显示光谱就会越呈现三个柱状凸起峰值,而非太阳光那种连续过渡的光谱结构。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

    人眼在亿万年进化中,已经适应了太阳光的光谱能量分布,并在白天、夜晚等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生物钟节律。显示设备的三原色峰值光谱与自然光连续光谱的巨大差异,正是显示设备改变人类生物节律、造成用眼负荷远大于自然环境的原因之一。

    因此,健康显示设备需要在保持高色域、高色准的前提下,模拟更自然的太阳光连续光谱,这无疑是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难题。显然,如何解决色彩效果性能与健康“眼视光”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行业在技术上实现根本性创新。这比此前的圆偏振技术、环境光自适应、色温自适应调节、低蓝光和抗眩光等创新难度更大,但带来的体验升级也将更为显著。

    因为光与眼、与人的关系,不仅是“看见、看清”,更包括满足眼球的视觉生理需求、人体的光生物学需求以及人体生物节律特征等。例如,额外提升照明或显示中的深红波段,拟合太阳光在红色和红外波段的特性,能够起到改善眼部营养微循环的效果。——即健康的显示设备,不仅考虑清晰画质,更要考虑“光环境学”对人体众多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行业专家指出,简单地认为显示设备使用多了就对眼睛不好,是不够客观的:从总量看,人类用眼与光的接触并未因显示设备普及而显著增加;但从结构化分析看,显示设备光谱与自然光差异巨大,同时过去长期采用的荧光灯和早期LED照明灯具的光谱,也与自然光差异巨大。正是这种巨大的光谱差异,使得显示设备和不健康的照明系统,成为用眼健康的元凶。

    例如,2010年之前,人类并未深刻了解高频蓝光与眼底黄斑病变的因果联系。那时,许多照明LED光源或显示设备背光,为了追求低功耗高亮度而使用高频蓝光器件,造成了用眼健康问题高发。——这种高频蓝光设备中,对应波长的蓝光强度占比是阳光同频蓝光强度占比的5-10倍。

    由以上分析可见,实现全光谱、自然光谱是光环境走向健康之路不可绕过的核心问题。目前,中高端照明产品已进入全光谱时代,甚至提出了健康增益光谱照明产品概念;显示设备也正在向这一目标发起技术攻关。

    关注健康:消费者亟需的产业创新点

    据蛋壳研究院估算,2015年至2022年,中国眼视光市场规模已由710亿元增长至1212.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8.5%。这一高增长,与短视频等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大爆发在时间上高度耦合。此外,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显示产品普及应用持续深入,眼健康问题呈现高发态势:我国屈光不正人群达7亿人、干眼人群约3.6亿人、近视呈现出低龄化特征,2020年青少年整体近视率达52.7%……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

    可以说,更健康的显示设备,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升级,更是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4月15日,第一届“2025视觉工效与健康标准化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戴新华表示,视觉健康作为国家公共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议上举办了视觉工效学标准化工作组筹建工作启动仪式,其未来目标是建立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应用、检测认证全链条的视觉工效学标准体系,明确给出电子显示及照明设备对用户视觉舒适和健康影响的量化评价方法等。目前,GB/T40230视疲劳测试和评价方法系列国家标准的前两部分已经发布,后续部分将加快制定进程。

    “未来购买电视或手机,消费者不仅能看到能效分级,也一定会看到‘视觉工效分级’!”业内专家指出,在相关标准持续完善后,建立视觉工效分级制度,是确保在显示设备应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产业创新再上新高度的有力措施。

    因此,“健康视觉”远非显示屏领域的一个新营销噱头,而是显示技术发展在当下和未来必须直面的核心产业命题,甚至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相信,正如过去我们成功克服了频闪、高蓝光、眩光等难题,对健康光环境的追求必将驱动新一轮显示技术的底层创新。这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竞争高地,更是关乎全球数十亿人视觉健康、提升全球人民生活品质的时代责任。显示科技必然拥抱“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在人类数字化洪流中,守护住清晰、舒适、可持续的视觉未来。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的挑战

显示设备用得越多,眼睛负荷越大;显示产品尺寸越大,用眼负荷也会越大!有网友指出,如今无论是刷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华润有新进展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 年 6 月 27 日,公司接到中国华润通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