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至 12 日,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316,证券简称:晶盛机电)举办投资者关系活动,易方达、南方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富兰克林邓普顿等国内外超 140 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调研。活动中,公司详细披露了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碳化硅衬底业务进展及产能规划,其在 8 英寸碳化硅技术领先性、12 英寸技术突破及全球化供应能力等亮点,引发机构高度关注。
半导体衬底 “三驾马车” 并行 技术规模双领先
在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晶盛机电已构建起碳化硅衬底、蓝宝石衬底、培育金刚石三大核心产品的规模化产能矩阵。其中,蓝宝石材料凭借技术与规模的双重优势,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碳化硅衬底业务表现尤为突出,8 英寸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与产能规模均处于国内前列,更已成功突破 12 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关键技术,为下一代大尺寸衬底产业化奠定基础。
碳化硅应用场景多元 高压与消费电子市场双驱动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代表,碳化硅衬底的应用前景被市场广泛看好。据公司介绍,其碳化硅产品按特性分为两大方向:
导电型碳化硅:制成的功率器件能适应高压、高温工作环境,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充电设施、储能设备及轨道交通等高压大功率场景中,具备不可替代的应用潜力,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材料;
半绝缘型碳化硅:依托低载流子浓度与优异的微波损耗特性,成为 5G/6G 基站射频前端器件的核心衬底,同时凭借出色的光学与热学性能,在 AR 眼镜、高端散热等消费电子终端领域开辟新赛道,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碳化硅业务进展显著 国际订单与技术创新齐突破
调研中,晶盛机电透露碳化硅衬底业务已进入规模化放量阶段:目前 6-8 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实现量产销售,核心参数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且全球客户验证进展顺利,送样范围大幅提升,已成功获取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全球化市场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在技术前沿探索上,公司同样成果丰硕 —— 已实现 12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突破并成功长出晶体;针对消费电子新需求,公司积极布局光学级碳化硅材料研发,当前已掌握 8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晶体稳定工艺,正加速推进 12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产业化进程,有望抢占下一代材料技术制高点。
全球化产能布局落地 强化供应链竞争优势
为匹配碳化硅产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晶盛机电已启动多区域产能建设:在上虞布局年产 30 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夯实国内产能基础;着眼全球市场,在马来西亚槟城投建 8 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提升国际供应能力;同时在银川投建年产 60 万片 8 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通过产业链协同强化技术与规模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的高度自给能力,公司实现了设备与工艺的深度融合,在技术调整、产能投放及成本控制上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可灵活适配下游应用领域的探索需求,为业务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8 英寸碳化硅成产业主流 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对于碳化硅衬底市场发展趋势,晶盛机电判断,8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在利用效率、缺陷控制及规模化降本方面优势显著,正推动产业链加速向 8 英寸规格切换。随着 8 英寸技术逐步成熟、产业生态持续完善,碳化硅功率器件在下游领域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在规模降本、产能扩张及新应用场景驱动下,碳化硅产业整体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此次调研中,国内外机构的高度参与,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晶盛机电半导体衬底业务的认可,也反映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赛道的投资热度。随着公司技术创新、产能落地与市场拓展的持续推进,其在碳化硅领域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巩固,有望在全球半导体材料产业升级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