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帝尔激光)披露 2025 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业务进展。面对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内卷的低谷期,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持续保持高位,同时在 TOPCon、BC 等光伏前沿技术及非光伏领域多点突破,彰显强劲抗周期能力。本次投资者交流活动吸引高盛(中国)、摩根士丹利亚洲、中国人寿、景顺长城基金等 138 家机构参与线上电话会议。
经营业绩亮眼:营收净利双增,财务健康度持续提升
2025 年上半年,帝尔激光交出一份稳健增长的 “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1.70 亿元,同比增长 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7 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 38.37%,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营收,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盈利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公司对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控与高毛利业务的稳步推进。2025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 47.64% 的高位,同比提升 1.07 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亦从 2024 年同期的 26.07% 升至 27.92%,充分体现其在激光设备领域的技术壁垒与客户认可度。
财务结构方面,公司偿债能力与资金安全性进一步增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资产负债率降至 44.33%,较上年末下降 3.34 个百分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提升至 2.89 和 2.01,短期与长期偿债能力均处于较强水平。现金流方面,尽管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43 亿元,但季度间呈现明显改善趋势 ——Q1 为 - 1.8 亿元,Q2 已转正至 0.37 亿元,经营质量逐步向好。
此外,公司存货与合同负债情况反映出订单交付的有序推进。截至 6 月末,存货总额 17.53 亿元,较年初微增 1.72%,其中发出商品占比达 81.88%,占比超八成,显示前期订单正逐步落地;合同负债 15.80 亿元,虽较年初的 17.61 亿元下降 10.32%,但仍保持较高规模,为后续营收释放奠定基础。
业务多点突破:光伏前沿技术落地,非光伏领域打开新空间
在核心光伏业务领域,帝尔激光持续领跑技术迭代,多款设备实现量产订单突破,覆盖 TOPCon、BC 等主流高效电池路线:
TOPCon 电池技术:公司研发的激光选择性减薄(TCP)设备已获得量产订单,激光隔离钝化(TCI)设备则顺利推进量产导入,为 TOPCon 电池效率提升提供关键设备支撑;
BC 电池技术:应用于背接触电池(BC)的全新激光微蚀刻设备,继前期突破后再获新的量产订单,巩固公司在 BC 技术路线的先发优势;
组件工艺升级:针对组件生产环节,公司正在研发的激光新焊接工艺,可有效简化生产流程、减少电池片损伤,同时提升焊接质量与组件整体效率,未来有望成为组件端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非光伏领域方面,公司加速技术延伸与应用拓展,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TGV 封装技术:已完成面板级玻璃基板通孔(TGV)设备出货,实现晶圆级与面板级 TGV 封装激光技术的 “全覆盖”,为显示面板、集成电路等领域提供先进封装解决方案;
PCB 领域布局:依托在超快固体激光技术、MWT 电池打孔技术及 TGV 微孔技术的积累,公司针对 PCB 行业高密度多层板需求,启动激光钻孔技术开发,目前相关业务处于测试阶段,未来有望切入 PCB 高端设备市场。
战略聚焦创新:深耕光伏 + 拓展非光伏,穿越周期锚定长期增长
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帝尔激光将 “创新” 作为穿越周期的核心抓手。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支出 1.21 亿元,虽同比下降 13.54%,但研发方向更聚焦重点项目,确保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效率,持续巩固产品竞争力。
在投资者互动环节,公司明确未来战略布局:一方面,深耕光伏领域,围绕各类电池工艺路线储备深厚技术,持续推动激光技术在光伏行业的应用深化;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非光伏赛道,在显示面板、TGV、集成电路、PCB 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构建 “光伏 + 非光伏” 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对于 BC 电池市场趋势,公司表示将持续跟进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凭借已落地的量产订单与技术储备,把握高效电池路线升级机遇。未来,帝尔激光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在行业低谷期夯实竞争优势,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