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思科技(证券代码:300433)在 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围绕 AI 时代智能硬件制造战略,在AI 眼镜等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智能汽车与座舱等核心领域均取得关键进展,多项业务将在下半年进入量产加速期,为公司整体盈利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AI 眼镜业务多点突破,下半年量产释放增量
作为 AI 硬件赛道的核心布局方向,蓝思科技在 AI 眼镜领域已实现 “核心供应商 + 整机组装” 双重卡位。据披露,公司不仅是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头显的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还为其他北美头部 AI 眼镜客户提供导光模组、Mic 模组、蓝宝石摄像头盖板等高精度功能模组及精密结构件,深度参与全球高端 AI 眼镜供应链。
在国内市场,蓝思科技是 Rokid 全系 AI 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尽管湘潭蓝思此前为 Rokid AI 眼镜投入较多研发费用,短期对利润略有影响,但随着 AI 眼镜下半年加速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叠加客户旗舰手机新品发布与备货需求,湘潭园区当前在手订单充足,盈利状况将持续改善。
智能穿戴与头显:规模效应 + 技术卡位双轮驱动
智能穿戴业务的毛利率提升成为蓝思科技上半年一大亮点。公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表金属中框份额显著提升 —— 相关项目已覆盖今年新品的所有款式,且去年新投资的产能逐步释放、稼动率持续提升,上半年已有款式良率快速爬坡,规模效应与生产效率提升共同推动板块盈利改善。
在智能头显领域,蓝思科技的技术布局同样深入。目前,公司研发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核心部件,已在多款高端 AI 眼镜和头显产品上实现应用;在智能手表领域,除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传统结构件保持稳定增长外,公司还在一款即将发布的 “创新材质智能手表” 结构件中占据领先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细分赛道优势。
智能汽车与座舱:新品迭代 + 技术优势打开价值空间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是蓝思科技近年重点拓展的增长极,当前已进入 “新品密集导入 + 价值量提升” 阶段。据介绍,公司在该领域的无线充电模组、通讯模组、域控制器等新品已陆续完成客户导入,更关键的是,多功能超薄夹胶汽车玻璃实现技术突破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直接推动单车价值量迎来较大提升。
依托在玻璃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蓝思科技充分发挥玻璃减薄、化学强化、多层镀膜、高精度加工等优势,正推进更大尺寸、更多功能的汽车玻璃开发验证,并已根据未来市场需求启动产能扩建与量产爬坡,预计从下半年起,汽车玻璃业务将持续为公司贡献增量。
车载业务客户覆盖广泛,新增业务打开增长天花板
在车载业务端,蓝思科技的客户资源与产品矩阵持续扩容。目前,公司已与包括北美大客户在内的 30 余家国内外汽车头部企业建立合作,业务覆盖多个领先智驾平台,核心产品涵盖中控、仪表盘、B 柱、C 柱、充电桩、内饰结构件等。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正通过产品升级与品类拓展提升单车配套价值:一方面,双联屏、三联屏及高端内饰件的导入,进一步拉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在头部客户的汽车无线充电模组、通讯模组、域控制器业务中实现突破,并开始为北美客户的无人汽车供应更复杂的中控系统及具备导航功能的 B 柱 / C 柱组件,新增业务将成为车载板块增长的重要引擎。
战略聚焦 AI 硬件,垂直整合强化竞争壁垒
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蓝思科技明确 “AI 时代智能硬件制造商” 定位,除上述核心业务外,还在 AI 服务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结构件及组装)、医疗设备等高端高毛利领域持续布局。公司表示,将通过高度垂直整合能力,不断提升自有零部件配套比例,在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强化优势,同时通过与客户 “同研共创” 模式,提前锁定市场份额,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随着下半年 AI 眼镜、智能汽车新品、高端穿戴设备等业务的量产加速,蓝思科技各核心板块有望形成协同增长效应,推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