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波长光电”)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投资者交流会,中邮证券、宝盈基金、中金公司等 14 家机构参与。会上公司披露 2025 年上半年核心经营数据,营收同比增长 17.19%,同时在半导体、PCB 激光微加工、红外、AR/VR 等多业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增,三大核心领域贡献主要营收
据波长光电董事会秘书胡玉清介绍,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23 亿元,同比增长 17.19%,整体经营稳健。从业务结构看,三大核心领域收入占比清晰:
激光光学领域表现突出,实现收入 1.37 亿元,持续夯实公司工业级光学业务基本盘;
红外光学领域收入 6457.39 万元,已达 2024 年全年红外业务收入的 62.4%;
消费级光学领域收入 1164.61 万元,虽体量尚小,但在 AR/VR 等新兴赛道已显现增长潜力。
多业务线亮点频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并进
在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业务进展问答环节,波长光电管理层详细披露了各板块核心动态,多个领域实现 “超预期” 突破。
半导体业务:投入加码,研发与合作双驱动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光及泛半导体领域合计收入 3477 万元,其中半导体领域收入接近 1000 万元,其余为 PCB、显示等泛半导体领域贡献。为强化半导体业务竞争力,公司上半年动作频频:
微纳光学实验室逐步投入使用,已针对客户需求开展光场匀化、整形及在线检测相关微纳光学产品研发,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充半导体光学产品品类;
与浙江大学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坚半导体检测用剪切干涉仪等关键技术,目前合作项目有序推进。
PCB 激光微加工镜头:进口替代见效,收入超去年全年
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 服务器市场的增长,高端 PCB(高密度多层板、封装基板、HDI 等)需求激增,带动激光加工设备应用。波长光电自主研发的 “高密度柔性小型化 PCB 精密激光微加工镜头” 成功实现进口替代,2025 年上半年相关收入达 2000 多万元,已持平 2024 年全年水平。
公司表示,结合当前在手订单、发货节奏及下游客户预期,若进展顺利,2025 年该产品收入有望继续大幅增长。后续公司将围绕 “成就大客户” 年度经营方针,通过成立战略客户中心、提升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深化客户绑定等举措,进一步挖掘配套产品需求。
红外业务:需求结构优化,收入恢复超预期
上半年红外业务收入 6457 万元的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变化与公司产品优势的契合。当前非制冷式红外成像场景对长波红外产品的 “小型化、轻量化、便捷化” 需求提升,而波长光电研发的红外硫系玻璃材料具备 “价格低、重量轻、便于小尺寸模压加工量产” 等特点,能精准匹配民用市场需求。
不过受产品应用及结构变化影响,上半年红外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平衡收入与利润。
AR/VR 业务:新兴赛道起势,收入超去年全年
在生成式 AI 驱动下,AR/VR(XR)成为消费电子新兴增长点,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终端。波长光电布局的 AR/VR 光学器件(VR pancake 光学模组、AR 光机模组及组件)已实现放量,2025 年上半年相关收入 803 万元,超过 2024 年全年 550 万元的总量。
目前公司已完成第一期 “百级洁净间” 建设,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在 XR 光学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与综合市场竞争力。
毛利率短期承压,长期修复路径明确
针对 “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下降” 的投资者关切,公司财务负责人唐志平解释,上半年毛利率下滑主要源于两方面:
固定成本阶段性上升:为布局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公司近两年加大资本性开支与研发投入,引入离子束、磁流变抛光设备等高精度加工检测设备,成立先进制造工艺中心与微纳光学实验室,同时扩充消费光学产能,导致固定成本提升,但设备产线转化为收入需一定周期,该变化在公司预期范围内;
产品结构调整: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毛利率较高的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下滑,而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红外光学、消费级光学业务占比上升,拉低综合毛利率。
不过积极信号已显现:2025 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较 2024 年四季度已开始修复。公司表示,随着 PCB、半导体等高毛利业务体量逐步提升,综合毛利率将持续改善;未来将在工业级领域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平衡消费级光学业务占比上升对毛利率的潜在影响,保持盈利水平稳定。
海外业务稳步推进,多举措应对贸易环境变化
作为践行 “境内 + 境外” 双轮驱动战略的企业,波长光电在新加坡、韩国等地设有子公司或营销机构,客户覆盖亚、欧、美、中东、拉美等多地。2024 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 1.28 亿元,同比增长 35%;2025 年上半年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境外收入 5884.57 万元(占 2024 年全年 46.2%),增速有所放缓。
公司强调,境外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新加坡波长运营,客户分散度高,受中美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较小。后续将通过 “提升境外团队服务能力、适时扩大境外产能、完善全球化销售体系、推进产品本地化服务” 等措施,增强应对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
资产减值计提合理,财务状况真实稳健
针对单独披露的资产减值情况,公司表示计提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与上市规则要求:
应收款项方面,期末账面余额与期初基本持平,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24 万元,无单项计提情况;
存货方面,期末账面余额 2.36 亿元(较期初增加 3000 万元),主要因后期发货商品增多、客户验收周期及定制化产品备货需求,按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47 万元。
上半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信用减值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 - 277.51 万元,占 2024 年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 7.51%,处于合理范围,能客观反映公司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