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长虹等离子面临未投产先淘汰
但是业界人士对四川长虹投资等离子项目并不持乐观态度。专家指出,四川长虹等离子项目首先面临技术问题,同时另一更严峻的形式是等离子电视在国内市场糟糕的表现:屏幕未投产,产品可能一面临淘汰。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8月份,国内彩电产量4705.8万台,同比06年4891.4万台下降3.8%;其中液晶电视机939.1万台,同比06年530.3万台 增长77.1%;而等离子电视机则仅有43.0万台,同比06年47.9下降10.3%。等离子占平板电视产量比例仅有4.4%。
在国内市场平板电视销量上,统计表明2007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液晶电视产量的同比增长率高达140%,销售量达到334万台,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8.7%,而销售额比重更是达到总体彩电市场的54%。等离子产品上半年实现销售数量25万台,同比下降46%,占市场总销售数量1.4%,销售金额上则占据彩电市场不足8%。等离子占据平板产品销售数量的7%,占销售金额的12%。
国际市场上,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公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4月~6月)数据表明,平板显示器(FPD)市场的产品结构进一步集中化。二季度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规模242亿美元,同比2006年增长16%。其中液晶面板的市场规模为2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占FPD市场的金额比例从上年同期的84.3%上升至90.1%。另一方面,PDP等离子的市场规模仅为12亿美元,同比缩小36%,占FPD市场的比例仅为4.8%。仅比较平板电视行业(液晶不含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应用),在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1940万块,比第一季度增长32%,比去年同期增长64%。等离子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20万块,比第一季度增长1%,但是比去年同期减少3%。等离子面板仅占平板电视面板供货量的10.2%。
诸多的行业数据说明,等离子在平板电视中的比重目前仅占1成左右,在国内市场的比例更低。更为致命的是国内市场,等离子电视的销售数量和产量已经出现急剧的负增长,这与整个平板市场快速扩大的趋势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在国内平板市场,更多的彩电企业在选择退出等离子领域。今年初飞利浦公司率先宣布,飞利浦等离子电视“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其后另两家等离子巨头松下和日立分别推出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也展示了二者在等离子产品策略上以退为守的策略。除此之外,三星和LG也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国内市场推出42英寸等离子产品。二者旗下新款等离子集中在50英寸或者更大尺寸,且数量有限。最近日立刚刚关闭了一条等离子生产线,虽然日立给出的理由是“技术面临淘汰”,但是业界认为日立选择关闭的该条37寸面板生产线并不像日立描述的那样“落后”,幕后真正的原因是“37寸等离子”已经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