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新掌门人赵勇大力变革之放弃背投
与赵勇接任长虹集团和四川长虹同步到来的是长虹的迅速改组。其中多元化和彩电业务平板化是最重要的两个方向。05年,在业界均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四川长虹成功扭亏,盈利2.85亿元。
在倪润峰01年再次出任长虹掌门人之后,除了采取出口美国的策略解决库存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条重要的策略是开始布局CRT背投产业。在当时的背景下,CRT背投被视为在34英寸以上尺寸家用电视的最佳选择。CRT彩电受本身技术特点的制约,很难在尺寸线上超过36英寸;而CRT背投电视的特点就是适应38-70英寸的广泛的尺寸线。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大尺寸、影院式电视的需求肯定成爆发性增长。
正是瞄准了大尺寸市场的广阔前景,长虹全力杀入CRT背投电视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长虹背投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4.1%,稳居第一,其04年的目标则是,“2004年,我们的目标是销售50万台,继续巩固中国背投大王地位的同时,迅速向世界背投大王靠拢!”长虹有关负责人表示。
但是在04年随着新掌门人的到来,持续的技术方向调整随即展开。首先是从04年七八月开始,长虹以全国大规模降价的方式开始处理库存。据报道,2004年8月11日开始,长虹将其旗下的主流高清背投全线调价,平均降价1000—4000元,降幅达30%,其中一款38英寸背投价格降至5499元。在处理完库存产品和配件之后,长虹开始转型。04年年底,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市场已经很难见到长虹背投庞大的身影。虽然在二三级市场长虹依然在销售CRT背投彩电,但是该产品作为长虹主力产品补充地位和逐渐被淘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
同时,针对北京等大中型城市,长虹04年12月21日发布了从7英寸到65英寸不等的40余款平板电视产品,并于24日以后全面上市。长虹新款产品采取了低价位入市的策略:42英寸等离子电视13999元,30英寸液晶电视8999元,均低于市场均价不少。
在长虹全力退出CRT背投彩电领域,进入液晶和等离子电视领域的2004年,被有关调查机构认定的背投电视将出现的70%以上的销售量增长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平板产品开始全面进入飞速增长期。长虹对背投的放弃和向平板的转型,成功的在最后的时刻避免了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在05年之后,背投电视进入负增长期,今年1-8月销售数量只有5.3万台,和彩电市场几千万台的总销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