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新掌门人赵勇大力变革之豪赌等离子
赵勇在瞄准新兴平板业务的同时更是看到了单一依靠彩电业务给长虹带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元化。
自赵勇当政以来,长虹先后在IT数码、空调、冰箱、电池、机顶盒、小家电、影音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除了等离子屏幕一期工程的达到60亿元的投资外,另有冰箱领域,最高1.45亿元的收购美菱,建设美菱产业园一期工程耗资3.5亿元,二期工程投资达10亿元;手机领域投资2亿元;最早的空调业务累计投入近10亿元人民币。
在长虹诸多的投资项目中彩电的等离子屏项目投资额度最大。2006年四川长虹、世纪双虹、MatlinPatterson Global Opportunities Partners IIL.P.公司共同出资18亿元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简称虹欧)。在虹欧公司中,四川长虹出资7.2亿元(亿美元)占有40%的股份,同时长虹集团拥有世纪双虹80%的股份。虹欧是四川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的运营主体。
今年4月28日,四川长虹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在四川绵阳正式动工。该生产线是四川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的一期工程,规划投资6.75亿美元(约60亿人民币),2008年7月投产,以42英寸计年产PDP模组达到216万片,产值超过百亿元。远景规划总计三期工程,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片以上PDP模组能力。据报道,四川长虹等离子项目最主要的投资来源是国家开发银行的40亿政策性贷款。此外,四川长虹将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不少于25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收购世纪双虹持有的荷兰Sterope公司的75%股权和其他项目。而荷兰Sterope公司全资控股韩国等离子屏生产商Orion(欧丽安)公司。该公司拥有一条等离子屏试生产线,是长虹等离子项目的主要技术来源。同时彩虹也将通过自有资金支持等离子屏生产线的建设。
在平板显示领域,液晶和等离子是目前主流的两项显示技术。二者有一个显著的通性:上游资源在整机产品中的比重远高于CRT电视时代的50%,平均达到70%以上。长虹掌门人赵勇曾经用“没有核心技术就不如不作彩电”来形容长虹在进军上游的过程中的决心,同时更表现出对于一个一彩电为主业的企业上游资源、屏幕资源的重要性。掌握屏幕资源,将使长虹展空平板产业80%以上的成本链条,大幅度提高长虹平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