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杉杉股份披露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8.58 亿元,同比增长 1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79.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 1.69 亿元,同比增长 605.24%,三大核心财务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增长。尤为亮眼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 14.63 亿元,同比激增 111.60%,盈利质量与经营规模同步提升,彰显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作为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龙头企业,杉杉股份两大核心业务上半年合计贡献净利润 4.15 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在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延续全球领先地位,据行业数据显示,上半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和出货量均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出货量占行业总出货量的 21%。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消费电子领域 6C + 快充产品快速迭代并稳定出货,动力电池领域高能量密度 6C 超充产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储能领域超长寿命负极产品即将量产,预计下半年实现规模放量。
技术创新为负极材料业务注入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攻克石墨大颗粒量产控制技术,实现球形硅碳原料多孔碳自主合成,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头部客户。硅基负极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第二代硅氧材料完成低温循环技术攻关并获得美日专利授权,均相沉积技术有效提升硅碳材料循环稳定性,持续巩固技术壁垒。产能布局方面,内蒙古、四川、云南三大一体化基地效能持续释放,自主研发的厢式炉石墨化工艺技术改进带来显著成本优势,为量利齐升奠定基础。
截至2025 年6 月30 日,公司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已获得1,000 多项LCD 和OLED 偏光片相关专利,其中已授权专利1,832 项(含境外专利1,453 项),包括发明专利1,741 项,实用新型专利87 项,外观专利4 项。
偏光片业务在行业挑战中展现韧性。面对日元汇率波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公司通过高端产品战略实现销量与均价双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大尺寸 LCD 偏光片出货面积份额约 34%,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 LCD 电视用和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排名全球第一。OLED 领域布局成效显著,OLED TV 偏光片实现全尺寸稳定量产,中小尺寸 OLED 产品通过多客户端认证并扩大量产规模,车载偏光片凭借低阻抗、广视角等技术优势稳定出货,精准契合汽车电子智能化趋势。
财务健康度全面改善成为业绩亮点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 16.32%,同比增加 12.26 个百分点;净利率达 2.42%,同比大幅提升 879.19 个百分点。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合计 6.66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降至 6.76%,同比下降 11.32 个百分点,运营效率持续优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49.34%,保持在合理水平,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提升 0.878 个百分点,股东回报能力显著增强。
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为未来增长打开空间。报告期内,公司芬兰 10 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已完成 EIA 环评公示,具备开工条件;同时与 Falcon Energy Materials plc.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天然石墨市场,强化全球供应链响应能力。在新能源汽车 "以旧换新" 政策与储能 "抢装潮"、显示产业产能向中国转移的双重机遇下,杉杉股份凭借技术转化产能、产能支撑份额的良性循环,正持续巩固全球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