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印发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广义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2025-2026年保持5%以上营收增长的主要目标,并对更细分行业提出具体发展需求。
其中,超高清显示、新型显示产业多次被提及,被赋予了开创新供给、挖掘新需求的重任,并格外强调强化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战略部署,加速构建创新驱动下高质量、自主可控与安全升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特别是在电视机产品消费优化方面,提出了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的具体目标(洛图科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75英寸及以上彩电销量占比37.4%,而在“618大促”期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8.2%)。
三个方面政策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通知》着重从供给侧、需求侧和产业创新侧,强调了稳定电子信息行业增长趋势的措施。
首先,供给侧核心聚焦在“高质量”供给和“韧性供应链”两个层面。例如,推动75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的普及,就是电视机消费从“有无”到“高品质”的升级。另一些产品的市场拓展则深受供给端能力限制,如《通知》重点提到“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借此驱动XR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消费提升。
推动高质量供给,这也是近年来显示行业的共识。BOE(京东方)自主研发全新一代高端液晶显示技术解决方案UB Cell 4.0,将屏幕反射率降至0.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实现1400:1超高环境光对比度(100Lux条件下);支持95% BT2020色域覆盖与4K 165Hz超高刷新率;将镜面反射率降低至约0.4%,实现眩光值UGR<5;可实现背光信号与屏幕刷新的精确同步扫描匹配,动态影像流畅,显著减少眩晕感;内置BOE(京东方)首创的像素级屏内光感和温感系统,并集成雷达和屏下摄像头,引入圆偏振光护眼技术……这些进步,在可视效果与健康显示两个维度实现了产品供给侧突破,奠定了下一代手机、IT到TV产品高质量成长的基石。
推动“韧性供应链”是国内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例如,近年来一些国际先进芯片动辄被封锁,严重影响了国内高端服务器产品的整机供给能力。同时,更强大、更具合理性的供应链布局,也有利于产业整体“降本增效”。如,2022年以来金银铜等材料价格波动,极大影响了LED中游市场的成本结构,甚至导致部分企业“售价成本倒挂”。因此,供应链是成本链、是安全链,也是供给侧的升级链。这方面,我国显示行业需要进一步在关键材料、技术、设备和标准上实现突破;特别是围绕超高清显示,实现内容标准、制作技术、关键设备的突破,对于行业新消费格局的实现格外重要。
第二,从需求侧看,原有消费品类的品质升级是一个关键突破方向;但是打造和挖掘新兴消费品类的市场机遇,才能真正实现“成长性”的增量。《通知》从“扩大新场景,挖掘大众消费潜力”、“培育新业态,强化行业应用赋能”两个层面,深入布局了电子信息产业“新消费”战略。
大众消费振兴方面,《通知》提及要加强对大众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升级性消费更新、发掘穿戴设备等新型品类的市场机遇和社会价值点,加强自主品牌产品市场攻坚……
在行业新业态上,《通知》强调突出智慧AI技术对千百行业赋能需求,拉动新应用持续发展,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挖掘时空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和产业的支撑作用,构建空间数据,如6G、北斗导航、星网等为基础的新数据资源与通信支撑下的“应用升级”。AI和时空信息技术,将是“行业性、产业性”电子信息应用创新需求的主要策源地,并持续支撑如智慧城市升级、物流产业高效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壮大、智能汽车进步……
此外,需求侧方面,《通知》也提到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意义。以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重点依托金砖、上合、一带一路等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新机遇、新空间。同时,要加强自身核心能力,特别是标准话语权、技术方向话语权建设,构建以海外市场高质量增长、新兴市场增长为核心的新国际化格局。
无论是供给侧的升级,还是需求侧的升级,都离不开“创新”:因此《通知》将创新单独列为一章!通过聚焦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业性创新问题的集成攻关、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智慧制造的数字化升级,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抓手。其中,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产业性创新,如核心工艺、关键器件和材料、关键设备等是短期稳定行业增长趋势的关键,也是强链、促进供给升级和产业安全的关键。
总之,《通知》的目标聚焦在稳增长,核心聚焦在产业升级,方式方法聚焦在海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双循环,核心抓手聚焦在技术和产业创新上,以此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龙头和支柱作用。
推动电子信息消费升级,显示产业必不可少
电子信息产品应用中,计算、存储和显示三个关键环节的“数据流”联动,是主要形态。这决定了显示产业虽然不是电子信息产品中最昂贵的部分,但确是关键支柱之一。显示产品、产业和新型显示技术的创新,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门类之一。
《通知》重点强调超高清视频产业链中,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与全球超高清视频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外关键设备依赖依然存在,行业创新、特别是应用如何落地问题仍然需要“多方”试错的行业现实紧密相关。也与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最终也要走向全球市场,承担起更多维度的价值使命紧密相关。
《通知》中对显示产品的强调更多。其中,直接要求电视机产品75英寸及以上占比2026年达到40%;并指出新型显示是很多新“消费品”的诞生地,例如XR穿戴产品、XR文娱产业、XR应用于视频内容生产等。例如,奥拓电子的MetaBox 4K XR直播技术利用LED虚拟影棚、AI渲染引擎和AIGC内容生成等领先技术,实现多场景、高频次的品牌传播,为品牌打造沉浸式的视觉盛宴,助力周大生、星巴克、元气寿司、盒马生鲜、百事可乐等知名品牌实现单日千万级销售转化。
新型显示也是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走出去的关键产品。例如,在全球百英寸电视市场,我国企业占比超过八成。大屏巨幕家庭消费,正在成为我国彩电行业在全球的一张新名片。实际上,我国显示产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早已超过了七成,显示产业大头在外的格局决定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通知》也提到有序推动新型显示这一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布局。其中,聚焦重大项目,是为了更好地以“链主”方式,构建强健安全的供应链体系;聚焦“有序推动”,则是为了防止盲目上马、内卷式杀价竞争,创造有序的行业成长环境。此外,《通知》也强调了新型显示自身的绿色化发展、强调了显示制造业的低碳与智能进步,明确了高端显示制造具有“新型技术、形态”与“智慧制造、绿色制造”等内涵。
例如,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占地约195.7亩,是LED行业全球第一的“照明与显示”二合一的联合“智造柔性化和弹性化”产线项目。其在应对沉浸式演出、大型体育赛事、数字展演等“定制化光影”设备需求时的灵活性,以及工厂的单位人工产出率,都创造了行业领先成绩。
《通知》中众多新场景、新应用其实也包括“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例如,低空经济、无人飞行器的发展离不开“可视化”调度中心。各行各业AI应用、工业4.0的无人工厂,其实正在变成“屏幕上的编程工厂”。空间信息经济,也需要与显示呈现窗口结合。手机、电脑、穿戴设备,以及众多的文娱、文化消费产业,也都是显示科技、视频内容的重要用武之地……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电子信息产业保持5%以上的稳定增速,很可能意味着视频和显示产业需要提供6-7%的增幅支撑,其中新型产品和消费增幅要努力实现10个百分点以上。未来,显示产业作为信息呈现的重要载体和人机交互的核心环节,将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