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合作共赢 共创未来——新时期、新机遇、新合作

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少林会议讲话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4-23 作者:佚名

    4月的北京,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中庆集团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全面解决方案暨战略合作》研讨会。这是一次友谊的盛会,一次合作的盛会。参加这次盛会的不仅有中央电教馆的领导,有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行业资深的专家学者,还有全球领先的上游厂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庆合作伙伴,以及教育行业的媒体朋友。

    在这次盛会里,中庆与会众士一同商讨了新时期的发展大计,一起体验中庆创新性的产品和方案,同时,见证中庆20年的发展历程。

    2013年,是中庆成立的第20年。总经理周少林先生就中庆的成长、当前的机遇、良好的合作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中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1993年成立的中庆,经历了二十年艰苦卓绝的发展。

    岁月如歌,跋涉似舞。

    二十年的时间虽然算不上沧桑,却也是砥砺漫漫。

    二十年来,中庆本着“以科技服务教育”的企业理念,始终不忘用最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与企业共赢;始终不忘在过去的发展中,各位教育界新老朋友的信赖和支持;始终不忘我们一起用智慧与汗水创造的合作局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广大朋友们的认同,才奠定了今天中庆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服务领域的领先局面。您们是中庆人最好的朋友。

    同时,代理商作为产品重要的营销渠道,作为企业产品和客户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和企业休戚与共的战友,是我们发展的长期伙伴。

    “志同者合,与渠道共赢”是我们对代理商的承诺,可以说代理商和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一家人。我们感谢我们合作伙伴对中庆发展的支持。

    谢谢您们。

    20年来,中庆和在座的各位一起经历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激情岁月,也共同领略了IT行业的风云变化。当时间进入2013年,我们发现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我们看到了“机遇”。

    说到机遇,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又一次机遇。

    首先,让我们简单浏览一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用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2012年,杜占元副部长关于“三通两平台”的讲话为教育信息化规划了明确的实施步骤和策略。具体到“三通两平台”,我们看到除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其余几个方向无一不和“应用”相关联。现在,教育信息化基本完成了物理平台的建设,比拼硬件配置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而一个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时代正在来临。

    新时代的更迭,必然带来传统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优存劣汰,曾经高山仰止的知名企业可能转眼就会被我们超越,这就是机遇。

    第二,这是录播产品的机遇。

    当“以应用为导向“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关键词之后,“应用”到底“用“什么成为新的焦点,我们高兴的看到教育行业专家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这一方向的明确,为以获取教学音视频资源为核心的教育录播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录播的普及成为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在机遇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录播注重的是资源的采集,要做到资源“共建”与“共享“,乃至资源的“人人通”这一最终目的,还需要录播企业能够快速突破“应用“的瓶颈。

    当前,录播的深化应用成为继硬件技术革新之后又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向。这里所说的“录播应用”,必须是录播系统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的融合,这对很多从其它行业转向教育,以硬件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于长期植根教育,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中庆就是这样一家具有资深教育背景、有前瞻意识的企业。中庆对教育的深度理解是很多企业难以企及的。在教育录播领域,中庆是国内最早推出录播产品的企业之一,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在录播产品的初始研究阶段,就把录播的应用作为重要部分,提出了录播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概念。并于2009年启动了《中庆教育云》这一区域录播应用平台的开发。历时三年,中庆教育云已经在全国很多个省市的教育局得到了实战的检验。

    如今,中庆集团已经打造了以教育云云平台为基础、以课程录播、教学PAD、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支撑的产品发展方向。这一产品方向完全构架在“深化应用”的基础之上。

    可以说,在当前历史赋予的机遇面前,中庆比很多的录播企业先行了一大步。

    “合作”是我今天和广大渠道伙伴分享的另一个关键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教育录播产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信息化产业,录播的历史还很短,只有5年左右。但是5年的时间,也初步形成了以中庆为龙头,其他企业紧跟的市场格局。

    因为,我们拥有几个录播的第一:2012年,中庆在普教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以上,在行业内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中庆是一家以研发见长的企业,70多位研发人员,三个研发机构,具备了强大的研发力量。在录播行业第一家实现了教师、学生无标志物的课堂自动录播,让录播常态化成为可能、第一家在教育录播领域拿到国家专利证书、第一家推出区域录播应用平台。中庆还是“教育部教育录播标准“、”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的核心起草单位;是录播行业唯一服务教育20年以上的企业。

    深入教育,熟悉教育,重视研发,硬件、软件双强是中庆得以保持领先的最大优势。

    第二,在销售模式上,中庆是一家以渠道销售为主的企业。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市场精心耕耘,所积累的中庆渠道、产品创新和高效运作模式让中庆的业绩蒸蒸日上。如今,中庆的业务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的省市。未来随着录播深入应用的普及,中庆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将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在录播企业群雄混战的市场上,中庆能够让很多渠道伙伴放心,并深入合作的关键,是中庆拥有最为明确的渠道销售策略,与渠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双赢,是中庆渠道合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中庆的产品和教育结合更紧密。

    中庆成立20年来,服务的行业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这为中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行业经验,中庆能够深刻了解用户的需要;中庆每年参与教育行业的大量会议,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业内前沿的技术资讯,以及用户最新的应用需求。这使得中庆的产品与教育结合更紧密,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超越用户的需求。

    第四,中庆有成功的区域项目样板。

    熟悉教育信息化的朋友都知道,教育行业的很多用户在做区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时,都会去烟台考察,烟台的成功经验深深影响着用户的采购决策。而烟台项目就是中庆为当地教育局整体设计并实施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烟台项目得到了中央电教馆的认可和推荐,成为全国性标杆项目,这是一个具备网络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的一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综合应用工程。在全国,类似这样的样板工程,中庆有许多个,很多地方的工程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认可,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召开现场会向全国用户进行推荐。

    这样的样板工程,中庆今年还要做,而且要扩大规模去做,2013年我们计划在全国200个城市,推出这样的样板区域。当然,这个工作不是仅仅中庆就能完成的,我们希望和在座的大家合作,一同树立起区域的样板,并一同去深入精耕区域的市场。

    第五,“中国梦 教育行“教育信息化大篷车行动

    2013年7月,教育部将开展“中国梦 教育行“教育信息化大篷车行动。活动中将把教育信息化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带到各地。中庆作为此项活动的参加者,每到一地,我们都将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活动,一起开拓市场。

    第六,我们将给予合作伙伴全面的支持

    给予渠道全面的支持,是中庆渠道合作的执行守则。

    录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技术内涵比较丰富。同时,现在的录播需要突出客户体验,不仅包括使用体验,还包括购买体验、应用体验和服务体验,这些都决定着用户的最终购买。

    对此中庆将给与合作伙伴的支持包括:1)售前支持,解决渠道和用户对产品的认知;2)方案支持,为渠道提供更能贴近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3)培训支持,中庆有专业的培训团队,不但可以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也可以进行录播应用和经验分享的培训。这样的培训,能够帮助用户拓展录播应用的维度,坚定录播的采购决心。4)服务支持,中庆专业的服务队伍,能够直接到现场,协助渠道解决各种项目问题,同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5)市场推广的支持,中庆有着全国性的传播推广计划,不断提升着中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庆希望与在座的广大渠道伙伴合作,共同去面对新的机会与挑战。“志同者合”,我们更希望和大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这一合作更加坚实,更加长久,真正保证用户、代理商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在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这是每一个企业实现梦想的机会,也是我们所服务的教育行业实现梦想的机会。借用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要完善“中国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进步”之梦,必须依靠用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凝聚成的巨大力量。让我们为了中国“教育进步”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把握机遇,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谢谢大家!

最新视频会议人物访谈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