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面向对象存储:不可不知的十四大问题

来源:网界网 更新日期:2010-09-30 作者:范臻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近年来,尽管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已经成为当代企业最宝贵的财产,但降低数据存储成本仍成为IT企业日程上的议题。如果数据存储超过90天的话,需要较高的性能、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高级管理功能的基于文件存储系统就会变得一无是处。解决方法之一是使用面向对象存储系统,它可以简化程序。其中,“面向对象”是指基本的存储单元是对象而不是块。

    对象是由文件数据和他的一系列属性组成的。在一个面向对象的文件系统中,一个文件可能被分成许多对象,这些对象分布可以分布在多个存储节点上。面向对象存储不同于非结构化文件存储,对象并不是批量或者目录存储。每一个对象都分别指派一个元数据名或者ID以便在任何时候都能被检索到。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面向对象存储所需要知道的十四大问题。

    一、存储成本与数据价值一致

    面向对象存储系统省去了使企业存储系统时刻处于生产工作状态的复杂和昂贵的管理成本。面向对象存储是基于单一的,平面地址空间,可以实现数据合理自动路由的存储系统,并且根据系统在数据生命周期内的价值和不同阶段形成合理的层级和保护级别。

    二、较RADI更好地数据可用性

    面向对象存储系统经过合理配置后,数据被复制成最少2个副本以保证连续数据的可用性。如果其中一个磁盘宕机,所有集群中的其他磁盘可以进行替代并保证系统照常运行。数据恢复只需要数分钟便可以完成,而且数据可用性不会中断,性能也不会明显退化。相反,当一个RAID磁盘出现故障,系统会慢如蜗牛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来重建阵列。

    三、提供无限容量和可扩展性

    面向对象存储系统中,没有目录层次结构(树),对象的存储位置可以存储在不同的目录路径中易变检索。这就使得对象存储系统可以精准到每个字节,而且不受文件(对象)数量、文件大小和文件系统容量的限制。

    四、性能呈现集群性

    当新服务器运行在额外增添的对象存储集群设备上,性能就可以突破瓶颈实现进程和I/O大规模并行读写。这一点特别适合于多媒体文件存储和读取。

    五、文件系统无法实现的元数据利用

    面向对象存储系统可以不需要文件名、日期和其他文件属性就可以查找文件。他们还可以使用元数据应用服务水平协议(SLA),路由协议,备灾和灾难恢复,备份和数据删除删除以及自动存储管理。这些是文件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六、内置归档和规范

    稳定的归档功能对于任何一个存储系统来说都十分必要。据估计,从创建之后起有70%的数据为被访问一直处于静态,而20%的数据属于半激活状态很少被访问。对于合规性要求,state-of-the-art 对象存储系统会针对新创建的文件内容建立起一个全局唯一的128位ID公开地址。结合数字指纹(hash或者digest),文件标识数值可以被封装起来。活跃的访问和长期归档可共存于同一个单一的基于对象的存储层。

    七、无需备份

    一个设计良好的对象存储系统并不需要备份。如果需要的话,多个副本可以确保数据始终保持可用状态,而且异地灾难恢复备份也可以被自动创建。一旦主集群不可用,可以使用备份。因为集群中所有内容的UUID与副本中所存储的UUID是一致的。而这些在文件系统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它们需要克服繁琐的备份窗口和既漫长有艰难的备份还原操作。

   

 标签:IT数码 行业新闻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存储成本与数据价值一致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