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下乡”背景解读
随着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四川、河南、山东三省“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声势浩大的“家电下乡”工程到2009年2月1日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家电下乡产品涉及到彩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这十大类产品,按销售价格13%给予财政补贴。其中彩电的最高限价由1500元增加到2000元,这使小尺寸液晶电视下乡成为可能。
(图1)“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
全国范围内的“液晶电视下乡”是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实施的,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三大主体,那么“液晶电视下乡”的目的何在?谁是“液晶电视下乡”最大的受益者呢?
● 谁是“液晶下乡”最大受益者?
政府的目的:
政府本着“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的初衷,通过“家电下乡”拉动内需、抗击金融风暴,使经济得以继续高速增长,同时助力国产液晶电视厂商扩大市场份额,开拓农村市场,进而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企业的好处:
由于合资品牌液晶电视的售价向来高出国产品牌一大截,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方面均不及国产品牌。因此在“液晶电视下乡”活动中,国产品牌抢占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先机,不仅增大了市场份额,也使得小尺寸液晶电视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农民的实惠:
虽然有人说大多数农民兄弟还在为生计操劳奔波,无暇享受奢侈的液晶电视,有钱还不如投入到来年的生产运作中,好多赚一点。但是有能力的购买者确实可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到在节能、环保、耐用、安全等方面均达到国家标准的质优价廉的液晶电视产品,切切实实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液晶电视下乡”最直观的表现是一项惠农政策,虽然单个农民13%的补贴收益不是太明显,但是考虑到该项目覆盖全国近8亿农民兄弟,从受众面和补贴总额上看,农民兄弟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该项举措对中国经济的稳健和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伟大创举。
那么“液晶电视下乡”的实际效果如何?企业和消费者都在抱怨什么呢?
(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