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两岸平板产业联手御寒 危机藏契机双赢可期

两岸平板企业完全可以在亲密合作下实现共赢
来源:《IT时代周刊》 更新日期:2009-02-11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合作契机

  如何应对冷寂的市场?这是一个摆在所有平板企业面前的严峻问题。

  也就在2008年12月22日举行的“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会议上,工信部运行检测协调局副巡视员高素梅还表示:“面板企业生存困难为国内平板电视企业吸纳人才和并购、合作等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重要机遇。”她建议彩电整机企业趁势并购上游的面板厂商,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业界认为,如果两岸企业间不会形成后来的合作关系,高素梅的想法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既然情况生变,现在双方完全可以在亲密合作下实现共赢。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奇美电子、中华映管等多家台湾面板企业都通过收购彩电整机制造企业等方式消化了一部分产能,但与其庞大的面板产量比起来还只是杯水车薪;而在台湾海峡的另一边,大陆整机制造市场却在不断膨胀。

  据中国电子商会最新发布的《08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市场竞争状况及09年消费需求趋势预测报告》,2008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量将近1300万台,虽然2009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的需求增速放缓,但突破1500万台并无太大悬念。双方互通有无,应能盘活本土的平板产业链。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两岸的政治、经济环境也为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2008年12月15日之前,以海运为主的台湾面板组件产业货运到大陆华东地区,船只必须先绕过日本石垣岛;运往华南则必须绕道香港,北上和南下的绕行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12月15日海峡两岸“三通”成为现实后,台湾面板进入大陆的运送成本至少可以节省20%。另一方面,内地计划在未来2年内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和目前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活动,都将极大地促进平板电视的消费。

  “台企甚至可以将自己的生产线移到大陆,这对它们节约成本会大有帮助。”有声音指出,在国家将重点扶持平板显示产业的政策列入“十一五”规划后,各地方纷纷鼓励液晶模组、面板等生产企业投资建厂,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在不久前举办的“2008奇美电子中国高清数字电视论坛”上,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彭平就明确表示,为了实现电视产业更快地由CRT时代全面跨入平板时代,广东将对到大陆投资液晶面板项目的企业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以照顾。

  如今,如何消除两岸平板产业存在的差异,也是促成合作的主要出发点之一。奇美电视面板事业总处副处长洪茂盛说,台企与陆企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在平板电视的尺寸、模具等方面投入特别厉害。如果能适当地减少电视尺寸数量,将为彼此带来明显的成本优势。不仅如此,在平板电视的节能标准、检测标准和整机标准等方面,两岸的统一也有助于提高产业链效率。据洪茂盛所述,奇美电子已经与康佳达成协议,派出技术人员到对方内部长驻,共同进行液晶电视整机与模组的“结构和电源一体化”设计。此外,奇美还计划对大陆液晶模组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在驱动、偏光片等部件上的交流与合作。
 标签: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