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谁主沉浮?
今年扩容后的“家电下乡”政策,带动了小尺寸面板的市场需求,然而有消息称,友达承接了部分索尼和三星的订单,LG也表示要向台湾投放部分中小尺寸的面板订单。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一箭双雕:一方面,打乱目前海峡两岸厂商合作态势,从源头上遏制国内品牌的面板供应;另一方面,是要借助台湾小尺寸面板,尝试开拓中国三四级和农村市场。
在核心技术优势掌握在外资品牌手里的不利情况下,国内众品牌惟有另辟蹊径,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利用先进的应用技术以弥补“先天不足”,如TCL的MiTV互联网电视、P10系列液晶;厦华的跨界电视;创维酷开TV;康佳i-sport80系列节能液晶电视;海信V88蓝媒系列等一系列兼具外观与功能的液晶电视,都在通过造新功能化运动以及引进内容等新增值链手段,来提升市场竞争门槛。
对于平板电视未来走势,国内和外资品牌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给出了不同答案,外资品牌一致认为,核心技术是关键。酒井功认为,“外观和上网功能虽然是平板电视较大的关注点,但面板仍比较主要,随着高清节目增多,消费者可明显感受到外资液晶屏的优势。”
国内厂商则认为对国产品牌,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从而最终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元芳建议,国内彩电业应加大技术和功能的创新,突破专利上的瓶颈,抓住国家优势政策的良机。不过,金晓峰的话恐怕更能代表国内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对消费者而言,能满足需求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