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歧视性销售“发案”品牌诚信受质疑
08年1月,与LG一样不幸的企业还有夏普。夏普液晶电视产品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的全面曝光给夏普产品的两节销售计划带来了沉重打击,更为重要的是此事件已经影响到夏普品牌的声誉。这种对品牌形象的损害是短期内难以抹平的。
据诸多媒体批漏,夏普在国内销售的部分液晶电视产品采用较少必要的技术、缩水产品性能的方式销售,同时国内低质产品的价格与高于国外高质量产品。依靠这一高一低夏普在国内平板市场不断摄取暴利。
同时,夏普液晶电视产品遥控器长期采用英文作为文字说明,而不是常用的汉语文字。此举被认为有违背《产品质量法》的嫌疑。同时,这样的做法个消费者打来了诸多的不便,更是被认为是不尊重消费者,不尊重汉文化的表现。
在对夏普一系列问题事件的深刻分析中,评论者指出,造成夏普在国内市场采用此种伎俩的深层原因是夏普“赌徒式”的企业文化。分析认为,夏普企业文化从深层次上具有赌徒的特性:唯利是图、不计后果、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赌徒特性均在夏普液晶电视产品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中拥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夏普液晶电视产品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被批漏后,引起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共鸣。部分网友甚至号召抵制夏普产品,并以此保卫消费者应有的“尊严”。更有网友指出,夏普液晶电视产品的品质一直深受怀疑,在芯片和音响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夏普液晶电视实际效果并不出众,而坏点率过高更是一直困扰夏普液晶产品。
夏普液晶电视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的批漏对夏普的两节销售计划在成了沉重的冲击。据了解,部分消费者得知夏普产品存在低质高价和歧视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嫌疑后主动选择了不购买夏普产品,而选择优秀的国产品牌或者其它外资品牌产品作为替代。截至目前,夏普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余风尚未平息,夏普也未曾给出任何官方的表态。评论认为,夏普的沉默就是对夏普歧视性销售、高价低质和文字歧视案的一种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