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6 日,鸿合科技(SZ:002955)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00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5.73 亿元下降 1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0.45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70.09%。在整体市场环境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境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20.26%,商用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9.17%,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 0.85 个百分点,显示出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信号。
财务全景:营收利润双降 现金流承压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鸿合科技上半年经营业绩面临较大挑战。营业收入连续第三个半年报出现同比下滑,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16.21 亿元降至 2025 年同期的 14 亿元,累计降幅达 13.63%。盈利能力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 1.49 亿元缩水至 0.45 亿元,降幅高达 70.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 75.72%,仅为 0.32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降至 0.19 元 / 股。
利润下滑幅度远超营收降幅,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遭遇严峻考验。财报显示,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 28.17%,较上年同期下降 6.23 个百分点;净利率仅为 2.93%,同比下降 6.34 个百分点。对此,行业分析指出,毛利率下滑可能与产品结构变化、原材料成本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至 28.49%,较一季度提升 0.85 个百分点,显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初见成效。
现金流状况更趋紧张是上半年财务表现的另一突出特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 2.08 亿元进一步下降 47.48%,主要因回款同比减少而支出增加。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个半年报出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且金额持续扩大,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 2.1 亿元增至 2025 年同期的 - 3.1 亿元,反映出主营业务的现金生成能力亟待改善。
在费用控制方面,公司展现出一定成效。上半年期间费用总额为 3.09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606.24 万元,期间费用率降至 22.07%,同比下降 1.77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 1.61 亿元,同比下降 5.89%;管理费用 1.02 亿元,同比下降 14.93%,主要得益于职工薪酬及股份支付成本的减少。但财务费用受汇兑变化影响同比下降 93.41%,为 - 4178 万元,成为费用端的主要拖累。
资产结构方面,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持续扩大引发关注。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达 5.5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3.31%,占总资产比例从 7.86% 上升至 12.40%,且增速远超营业收入降幅。存货期末余额 8.5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49%,占总资产比例升至 19.00%。两者合计占总资产比例超过 31%,不仅增加了坏账风险和存货跌价风险,也对公司资金周转效率构成压力。
业务分化:教育业务收缩 商用板块逆势增长
从业务构成来看,鸿合科技两大核心板块呈现 “一降一升” 的鲜明分化态势。作为公司传统主力的教育业务上半年收入 11.47 亿元,同比下降 16.7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81.91%。该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受 IWB(交互式电子白板)产品拖累,其收入 10.32 亿元,同比下降 15.05%,延续了近年来的下滑趋势。
教育业务的下滑与全球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波动密切相关。但公司同步推进的 AI 技术赋能战略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深化 AI 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推动智能教学产品全面升级。财报披露,通过 “硬件 + 软件 + 生态” 协同创新,公司在智慧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上半年,公司旗下教育服务生态布局持续完善,全国加盟店规模已达 130 余家,其中 22 个省市的 84 家加盟书房已正式开业,部分区域加盟店成为地方政府认可的区域教育标杆。
与教育业务形成对比的是,商用及其他业务板块表现亮眼,上半年收入 2.53 亿元,同比增长 29.17%,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 18.09%。该板块的增长主要由智能视听解决方案驱动,相关收入 1.0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2.37%。财报显示,公司旗下 Newline 品牌推出多场景 LED 显示解决方案及首款谷歌认证的 Chromebox OPS,优化了本地化交互体验;同时通过自研 Newline App Store、Signage Pro 二期及 Engage 4.0 白板软件,结合 AI 工具与跨设备协同功能,显著提升了商业场景的协作效率。
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其他智能交互产品收入 2.65 亿元,同比下降 5.53%,降幅小于教育业务整体水平,显示出产品多元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单一市场的风险。公司表示,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矩阵,增强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布局:境内逆势增长 海外战略深化
从地区分布来看,鸿合科技境内外市场表现呈现显著差异。上半年境内收入 6.37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境外收入 7.63 亿元,同比下降 26.85%。这一变化使得境外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 66.3% 降至 54.5%,境内市场贡献度显著提升。
境内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教育信息化政策红利和渠道拓展。随着教育数字化政策的深入推进,公司 AI 战略与政策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智能教学产品在国内学校场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构建标准化全流程运营体系和多元化营销网络,有效提升了国内市场的覆盖质量和响应速度。
海外市场虽面临挑战,但本地化运营战略持续深化。财报披露,公司依托领先的软硬件产品矩阵和高效供应链,继续深耕欧美市场,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稳居第一。在欧洲、亚太等新兴市场取得预期进展的同时,通过中东、拉美及非洲市场的战略布局,Newline 品牌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海外收入下滑主要受全球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因素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但公司表示将坚持长期主义,通过产品创新和本地化服务巩固海外市场份额。
从季度趋势看,公司经营质量呈现边际改善迹象。第二季度毛利率 28.49% 环比提升,期间费用率降至 19.05%,同比下降 0.93 个百分点,显示出精细化管理在二季度取得成效。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运营等举措,持续增强费用管控能力,为经营效益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风险与转型:资产质量承压 技术创新破局
鸿合科技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在推进业务转型的同时,面临多重运营风险。最突出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应收账款增速 43.31% 远超营业收入降幅,存货规模也持续扩大,两者占总资产比例已超过三成,对公司资金周转和资产流动性构成挑战。鹰眼预警系统特别指出,公司存在营业收入下降、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下降等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点。
现金流压力在筹资端表现尤为明显。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 0.10 亿元下降 3671.97%,主要因本报告期支出分红款。公司自 2019 年 4 月上市以来已现金分红 3 次,累计实施现金分红 7.01 亿元,在当前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大额分红政策的可持续性引发关注。
面对挑战,公司将技术创新作为转型核心驱动力。上半年研发费用 0.88 亿元,虽同比下降 2.08%,但仍保持较高投入强度。研发重点集中在 AI 技术与教育、商用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推出智能教学产品、优化软件生态、开发多场景解决方案等方式,持续巩固全球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先地位。一季度研发费用曾同比增长 11.97%,显示公司对 AI 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的重视。
偿债能力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 26.77%,同比下降 8.24 个百分点;流动比率 3.68,速动比率 2.67,短期偿债能力保持良好。总债务 1.05 亿元,其中短期债务 9969.4 万元,占总债务比 95.25%,虽短期债务占比较高,但整体债务规模可控,为业务转型提供了一定财务缓冲空间。
未来展望:战略聚焦价值创造 期待转型成效释放
展望下半年,鸿合科技将继续聚焦 “AI + 教育”“AI + 商用” 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深耕推动经营质量改善。公司表示,将充分把握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战略机遇,持续加大在 AI 教育大模型、智能教学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在商用市场,Newline 品牌将进一步拓展全球布局,深化多场景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
从财务指标看,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等积极信号,为下半年业绩改善奠定基础。公司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已实现期间费用率从一季度 27.33% 降至二季度 19.05% 的显著改善。随着供应链效率提升和高毛利产品占比提高,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市场分析认为,鸿合科技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教育业务的结构升级和商用业务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双引擎。尽管短期面临营收利润下滑、现金流承压等挑战,但境内市场的逆势增长、AI 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支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应收账款回款情况、研发投入转化效率及海外市场复苏进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
在教育数字化和商业智能化的长期趋势下,鸿合科技能否凭借技术积累和生态布局实现逆势突围,下半年的产品迭代和市场表现将成为重要看点。公司表示将通过持续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