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洛图科技(RUNTO)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子纸模组市场的出货量为3.45亿片,同比增长228.4%。这一数据远超2024年底的行业预期!在数量高增长的同时,行业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电子纸产品“大尺寸化”趋势也在加速!
电子价签和电纸书都在“大尺寸化”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电子纸标签全球市场,受上半年沃尔玛大单拉动,出货量达到了2.96亿片,同比增长211.4%。其中,2寸以下产品的出货量占比为23.2%,2-3寸的出货量占比为59.2%,4-6寸的出货量占比为5.5%,2英寸及以上产品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这主要是因为,更大的尺寸能显示更多产品信息、字号更大也更容易清晰阅读。同时,产品价格的下降也提升了客户端的承受力。
电纸书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子纸平板整机(含阅读器、办公本、学习本三大类)市场的出货量为1069万台,同比增长约119%。尺寸上,6英寸的价格更为低廉,依然是走量的主力。但是,7-8英寸在书写、笔记等生产力应用上更为便捷,销量占比在价格下降趋势下持续提升。10.3英寸则成为高端需求的另一选择。不过,考虑到单手持有、另一只手书写的应用方式对便捷性的要求,10.3英寸及其以上尺寸不会成为6-8英寸的挑战者。
分析认为,6英寸电纸书更注重随身携带的方便性;8英寸是手持式书写的上限尺寸;而在居家等非随身阅读场景中,10英寸以上的大屏更具沉浸感。我国电纸书市场发展落后于欧美,一个重大不同就在于消费需求:我国更侧重10英寸以上彩色化学习机的市场开发;而欧美对于6英寸随身小说阅读应用需求更广泛——我国因5G等网络优势,消费者更愿意用手机在线阅读,而不是付费下载后阅读。上半年,我国电纸书出货量为121万台,同比增长约50%,但在平均尺寸提升、平均价位和彩色化发展趋势方面表现更优。
除了大尺寸化发展之外,电子纸产品上半年彩色化进程也在加速。全球电子纸标签终端市场中,四色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快速提升,市占率达到16.3%。这主要也得益于相关产品成本的下降。
大尺寸化消费,改变行业供给格局
电子价签和电纸书的平均消费尺寸达到2英寸以上和7-8英寸,对行业供给格局形成了巨大变量性影响。从实际销售电子纸产品的“显示面积”看,1069万台电纸书大约相当于1亿片电子价签。
因此,行业人士认为,若上半年电子价签没有沃尔玛大单的拉动(其上半年成绩已显著超过去年全年总和——2024年电子纸价签全球市场出货量为2.87亿片,同比增长39.3%),电纸书市场就会在这半年成为“面积”之王。结合电纸书和电子价签之外的3800万其它消费需求,也有一部分是中大尺寸产品,如数字标牌等,这让电子纸行业从“显示面积”角度看,已确立“中大尺寸”为主的成长格局。
同时,上半年电纸书千万台的出货量,作为一个“TO C”的纯消费级市场,不会受到电子价签或零售标牌这类细分市场“大客户订单”的强烈波动影响,其高速增长也为行业需求侧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的锚定点。特别是随着电纸书向大尺寸和彩色化升级,其对稳定整个电子纸产业需求侧的价值还会不断提升。从尺寸和彩色化看,电子价签将停留在简单彩色(如四色)和2-5英寸上,而电纸书在彩色化上的需求日益向视频化发展,尺寸也会更大,并发展折叠屏产品。
电子纸的数字标牌市场,其大尺寸拉动上游产能的价值更为明确,且主要需求彩色化产品,是未来媲美视频化彩色折叠电纸书的重要前沿:3月30日,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块75英寸彩色电子墨水屏在扬州高端显示产业园实现量产。4月2日,友达光电旗下子公司达擎与E Ink元太科技共同出资新台币3.9亿元(约合8552.7万元人民币)打造大型电子纸模组生产线,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从技术角度看,面向大尺寸的电子纸面板厂能够兼容小尺寸生产,但面向小尺寸的工厂转为大尺寸却缺乏规模供给能力,甚至无法兼容更大尺寸产品制造。因此,投资大尺寸已成为共识,进一步彩色化是主要技术趋势,未来实现柔性和折叠显示则是下一步的更高层次迭代。
从这个角度看,上半年电子纸市场中出货1069万台、同比增长约119%的电纸书,才代表了市场趋势、成长性和需求稳定性,也是与大尺寸电纸标牌一起改变未来产业供给格局的关键核心变量。
定义新显示场景,价格是决定性因素
电纸书的优势在于护眼;电子价签和电子纸标牌的核心价值则在于低成本。后者作为直接生产工具,其普及度与成本高度相关。而电纸书作为大众消费品类,市场规模也与价格成正比。
但目前电子纸行业的整体成本依然不低于甚至高于LCD显示产品。10.3英寸电子纸产品,价格甚至高于同尺寸的OLED显示产品。对于大尺寸标牌市场,LCD的产业成熟度、供给充沛性和成本优势也很明显:以至于节约电力的电纸标牌在终身成本上的优势,被终端产品自身价格所抵消。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大尺寸电子纸产线的持续建设,供给侧从稀缺走向丰富,行业规模效应将持续增强,进而推动产品价格下降。短期内可以预期,同尺寸下电子纸与LCD产品价格持平是不成问题的。同等价格下,在商业应用方面:1. 电子纸符合低碳需求;2. 运行能源成本更低;3. 在室外对太阳能等低功率能源供给更为适配;在阅读和学习等消费品市场,电子纸产品则具有天然防“偷打游戏”和更护眼的优势。
正是看到这样的错位竞争优势,以及电子纸产品成本持续下降、甚至可能低于LCD的趋势,行业持续看好电子纸产品的投资机会。
例如,6月17日,浙江莱宝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MED)项目迎来新进展——首台曝光机正式完成搬入安装,同步实现新建模组车间主体结构的全面封顶。这一投资额高达90亿元的项目,是迄今为止电子纸产业的“最大手笔”。5月8日,电子纸龙头元太也公告,其董事会通过两项新建生产设备案,分别是一批大幅宽电子纸生产设备,交易总金额26.4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4亿元),与一批大幅宽模具生产设备,9.88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4亿元)。
在持续大手笔投资下,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新增投资全部产能落地后,将推动电子纸行业形成相当于每月500万块10英寸的新产能。而很多行业已有参与者,并不像莱宝这样一次投入90亿元的大手笔,而是选择持续动态地增加产能:每年少则一两个亿,多则数亿元或十亿元,这些企业累计的新产能增长也不容小觑。
“按显示面积看,1-2年度内翻番的产能提升是可以期待的!”行业专家表示,这虽然得益于电子纸产业自身规模有限的低基数,但也足以表明这条差异化新型显示赛道的火热。未来,大尺寸、全彩色、柔性和折叠、高刷新视频化等趋势,将持续推动电纸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增长,为数智社会全场景显示应用提供新的生产力。全球电子纸市场从目前的千亿人民币向未来万亿人民币的扩展,也必将推动新行业巨头的诞生,这将是巨大且必争的产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