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新一代户外商显三大基座技术:5G、低功耗与AI的融合革命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7-17 作者:花开无期

    户外商业显示领域正经历一场静默但深刻的技术变革。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体系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能更好适应烈日、暴雨、高低温环境、动态变化人流的严苛条件,实现低维护、低成本、高效率的户外显示应用体系,推动户外空间数字化进程加速,不仅是行业机遇、也是时代使命。

    这方面,产品的户外环境可靠性、大尺寸显示的技术突破、持续的购置成本降低等痛点都已经解决。但是,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转变,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其中,以5G超高速实时连接、低功耗/太阳能供电系统、人工智能(AI)应用为核心的三大基座技术,正在协同改变未来户外商显的应用生态,不仅进一步化解户外显示的诸多固有难题,更推动户外商显从单向信息展示向智慧化、绿色化、强交互的下一代数字节点跃迁。

    5G:不仅是内容传输这么简单

    户外商显设备的内容更新方式多样,例如通过有线网络、WiFi或4G网络等。但是,传统有线或者WiFi网络在高速服务区、景区、交通枢纽等典型应用场景中,往往存在带宽不足、延迟高、覆盖不均以及建设成本高、重复建设等问题。4G网络也正逐步被5G或5G-A取代。可见,未来采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成为户外商显的大趋势。

    5G/5G-A的大带宽特性支撑超高清内容实时分发;也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云端计算与屏显现场交互”的创新应用;更可以实现与景区、城市固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的共享,降低重复投资成本,且其公共网络平台的维护由电信运营商实现,整体拥有成本也有望更低。

    此外,5G或5G-A的低时延特性,更能赋能远程控制与协同:通过5G网络与手机APP及户外设备实时贯通,使管理人员能够远程监控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故障、精准调度维护资源,大幅降低现场维护频率和故障停机时间。

    5G或5G-A技术还能助力户外商显系统成为一个广域连接的智慧物联节点:这不仅仅是指商显可以与更多传感器设备共享硬件平台,更意味着将单台商显、单个场景的商显屏,融入更广阔的公共网络,从而挖掘更多商业价值形态——使户外商显从孤立屏幕升级为复合型信息服务与数字消费终端,成为智慧城市的关键神经末梢与功能平台。

    总之,5G或5G-A通过可连接性、实时性、大带宽与广域网的特征,为户外商显提供更多“变现”的业务创新支撑;同时在部署便捷性、集约化程度以及向未来更高级移动网络演进的潜力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可以设想,未来基于5G或5G-A网络的户外商显屏,可以称为一种“公共数字空间”的联盟体,实现更强劲的商业模式拓展。

    低功耗与太阳能技术“显能”一体化

    户外商显的能耗问题历来突出。特别是对于LED大屏显示而言,屏幕巨大、能耗高昂是其户外应用‘最主要的成本’来源。即便是液晶屏幕,在进一步大屏化的同时,为满足户外应用的高亮要求,整体能耗水平也随着‘画质体验升级’水涨船高。

    因此,无论从降低运营成本,还是从避免高温运行导致设备寿命缩短,或者是从‘双碳’战略驱动看,新一代节能硬件设计与清洁能源技术,必然会成为重构商显行业能效标准的关键:一方面要求显示技术在节能、提升能效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更要求户外商显进行独有的创新。

新一代户外商显三大基座技术:5G、低功耗与AI的融合革命

    例如,通过光学与材料创新实现“开源节流”。其原理是通过特殊设计提升散热效率,并降低环境光(如阳光)对显示效果的干扰,从而降低对整体显示亮度的需求,最终实现节能。目前,一些产品采用单层偏光片+高反射银镀层的光学结构,辅以散射膜技术,解决镜面反射和眩光问题,将光线利用率最大化,显著提升能效。LED屏也可以通过透镜形状设计,精密控制发光角度减少无效光散射,实现高节能。

    针对太阳光反射导致设备散热难度增加、进而要求设备亮度更高的问题,业内也发展了太阳能、储能与显示的结合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实现了离网供电革命,还带来了整体能耗优势,太阳能板同时也能为设备和使用者提供遮阳功能,可谓一举三得。特别是对于偏远或者分散的中小型显示与数字化设备,太阳能技术也带来了布线成本的大幅降低。

    并且,从显示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看,未来钙钛矿光伏与显示共基板技术会实现户外显示即阳光发电的新型“二合一”产品。这将极大推动户外显示能耗革命。结合低能耗高性能显示系统,实现户外显示应用的“零碳”未来。

    高效“光电”或者“电光”转化技术与材料的发展,将推动太阳能与户外显示应用的结合与革命。这一点无疑是户外显示未来“运营成本”持续降低的关键推手,也是决定其商业可实现性的关键“成本变量”。

    AI智能体:驱动户外商显从“展示”走向“服务”

    传统户外屏仅是内容播放的“广告牌”,而AI技术的注入赋予其环境感知、行为分析、动态决策能力,使其蜕变为智慧化信息中枢,让户外屏的商业应用生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持续推动户外商显价值的深入挖掘:

    AI技术首先应用在户外显示设备的“自我管理上”——环境自适应智能。户外显示系统搭载感光自适应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环境光强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至最佳可视状态——既避免正午阳光下“看不清”,也防止夜间“亮瞎眼”, 亦可确保-30℃至60℃极端环境下画面稳定,在节能同时减少光污染。同时,内置传感器也为设备提供远程管理和状态预判的技术数据,成为高效实施大规模设备管理的关键助力。基于设备运行数据(温度、电流、像素衰减率等),AI模型可提前预测风扇故障、灯珠衰变等问题,指导设备及时保养,从而避免停机事故。

    AI技术更能实现‘化被动展示为主动服务’。通过结合受众识别与精准内容推荐,实现高效信息投送。在高速服务区、商场等场景,AI摄像头可分析观众性别、年龄、停留时长、甚至车型、穿着特点等,结合时段信息、天气数据以及后台积累的大数据知识,动态推送匹配的广告或服务信息(如向雨天滞留旅客推送附近酒店优惠),提升屏幕信息的精准性与价值。此外,借助实时5G网络,用户也可以与AI互动,构建更为深入的信息服务模式,并提供包括手势识别、触摸交互、语音控制等多种服务方式,对特殊人群更加友好。

    AI技术的应用,也让户外显示产品能够开发出“特种智能体”产品,专门服务于某些特定场景或体验。例如,“景区打卡机”,通过AIGC可实现“一键换装、美颜”等功能;智能讲解员,能够依托对游客的识别,自动提供相关信息介绍和显示;景区或城市服务屏,通过5G网络还可选择与用户手机等设备连接,将地图路径规划、介绍信息等推送到用户本地终端……

    可见,AI技术对户外显示的革新,既体现在屏幕自身功能的升级,也体现在交互体验的提升;既包含通用性AI技术的应用,也能发展出具有专门化功能的“屏载AI智能体”服务于中高端市场。AI技术与屏的结合,在户外将更具有场景多样性、价值需求多元性和创新差异化。这种结合模式必然成为挖掘屏幕价值的利器,也将助力无处不在的AI社会数字服务体系的形成。

    技术协同:三大基座重塑户外场景体验

    户外显示设备,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而应当成为一个节点性平台。5G、低功耗、AI等技术,是对这种未来平台的基础赋能,结合传感器技术的持续升级、差异化形态产品的开发、以及与路灯、公交站牌等设施的一体化整合,户外商显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价值持续跃升。

    未来,通过持续降低高能耗产品成本、建立当前尚未统一的户外设备太阳能接入与5G物联网协议标准、实现光伏显示储能一体化设计的‘屏即电站’、推动AI边缘算力下沉(如普及屏体内置或模块化轻量化AI算卡)、构建基于5G及未来公共网络的多屏协同‘屏联盟’,甚至实现如公路侧的波浪式信息流传递等新技术,将推动户外显示单元的内涵不断加深,全面跨越“显示”二字的边界,催生无数新物种、新应用的诞生。

    行业专家认为,5G如同户外商显的“神经纤维”,低功耗/太阳能技术是其“供血系统”,而AI则构成“决策大脑”——三者融合推动户外商显从功能单一的展示终端,升级为集信息传递、环境感知、能源管理、服务交互于一体的数字化社会中一个有生命的智慧节点。这将是对绿色数字新基建的深入探索和终端与末梢价值的持续挖掘。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