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视源股份、奥拓电子、鸿利智汇、瑞丰光电、联创光电、东山精密、鸿合科技、龙腾光电、清越科技、英唐智控、天禄科技、清溢光电、格科微、宸展光电等LED、交互式大屏、显示芯片、车载显示与显示材料等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视源股份:营收105.65亿,LED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26%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产品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深耕国内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056,460.75万元,同比增长4.39%;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主要产品收入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但季度环比企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额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叠加研发投入增加、理财收益及政府补助等减少,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67.63万元,同比下降19.66%。
在智能控制部件领域,受主要电视客户出货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的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实现收入308,336.50万元,同比下降7.26%。报告期内,公司家用电器控制器海内外订单持续攀升,实现收入129,969.34万元,同比增长66.43%。汽车电子业务保持稳健发展,电力电子业务市场拓展取得突破,实现快速增长。
受益于教育场景持续深耕及多产品策略,公司国内教育业务实现收入172,684.82万元,同比增长13.79%。
报告期内,受线下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MAXHUB品牌业务实现收入56,689.87万元,同比下降13.63%;此外,数字标牌业务在上半年受客户需求变化影响,导致国内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下降27.03%。
公司在LED显示领域持续深耕,依托MAXHUB 和希沃品牌渠道加速推动LED产品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落地,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客户,2025年上半年公司LED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26%。
奥拓电子:广告、数字内容及影视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大幅增长
2025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处在复杂多变的关键节点,国内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公司始终坚持“AI+视讯”战略,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视讯业务的创新融合;实施大客户及大项目策略,深耕影视、广告、金融及通讯、数字内容等优势细分市场,夯实虚拟拍摄、LED 电影屏、大交通广告等领域领先地位,打造单项冠军;加大虚拟直播、新零售、城市更新等新业务开拓力度,培养第二增长曲线;加强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推动降本增效,助力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85.98 万元,同比下降6.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2.26 万元,同比增长251.82%。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项目交付及验收周期延长所致。2025 年上半年,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广告、数字内容及影视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4.13 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海外市场新签订单2.04 亿元,同比增长31.03%,国内市场新签订单2.09 亿元,同比增长7.97%,为下半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影视业务实现营收约1.23亿元,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5.71%,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影视行业的优势地位。虚拟拍摄方面,报告期内,承接了13个XR/VP虚拟影棚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承接了全球105个XR/VP虚拟影棚项目。电影播放方面,截至7 月31 日,公司已累计签订LED 电影屏订单120 块,其中完成交付了58 块,项目落地超过全球25 个城市。
金融及通讯业务实现营收约1.20亿元,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79%。金融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为3,631个银行网点提供了营业网点智能化解决方案或相关设备;以第一中标候选人身份中标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行多媒体展示屏采购项目。通讯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了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2024-2025年度北京联通展示大屏及配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以及2025年中国联通户内LED显示屏集中采购项目。
广告领域实现营收约9,300万元报告期内,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16.49%。数字内容领域实现营收约2,250万元,报告期内,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32.03%。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创想数维成为抖音本地生活“四星级认证服务商”,凭借XR虚拟直播技术以及创新服务能力,成功助力超过50个头部品牌创新营销,品牌总支付GMV与核销GMV均突破亿元。
鸿利智汇:营收20.24,同期增长6.4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42.0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5%;实现利润总额1,532.3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56.73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44%。
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半导体封装基础品类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大功率器件、户外照明、车规级支架等高端市场品类,通过定制化研发持续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正逐步构建起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拓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成功引入比亚迪乘用车、零跑、北汽新能源、奇瑞股份等主机厂客户,并顺利取得了相关项目的定点资格,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扩大了业务覆盖范围,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报告期内,公司在乘用车领域新增21 个定点项目,为后续业务的持续推进积累了坚实的项目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拓展中精准布局,成功将多家公司等纳入重点客户阵营,为Mini/Micro LED 新型显示领域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公司鸿屏2 代产品历经前期细致筹备,已成功实现量产,为直显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产品于6 月推出,采用COB 芯片级封装技术,产品规格涵盖P0.78、P0.93、P1.25、P1.56,可满足不同客户及方案需求。对于2.0mm 以下间距的空白市场,经过前期的设计、多项测试,公司3 月份推出了半户外/户外P1.9 小间距产品。
瑞丰光电:LED营收增长16.30%,电子纸业务增长80.54%
2025 年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4,161.15 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同期增长19.06%;毛利率23.40%,较上个报告期下降1.28 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0.28 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32.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收入增长及内部运营费用有所降低。
在报告期内,公司LED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3,128.53 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16.3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9.21%;本报告期LED 产品毛利率23.85%,较上个报告期下降1.23 个百分点。
在报告期内,电子纸业务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销售额取得较大的提升,实现销售收入8,844.31 万元,较上个报告期增长80.54%;占主营业务收入10.79%;本报告期电子纸产品毛利率8.70%。
报告期内,公司Mini 背光产品销售额较上个报告期提升43%,毛利率比上个报告期有较大提升,主要因供应链逐步完善,技术与成本方面持续优化。Mini led 已广泛进入电视、笔记本电脑、电竞及车载显示等领域,市场整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报告期内,车用LED 及车载背光销售收入较上个报告期提升86%,公司在维护存量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客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联创光电:LED芯片、背光源业务收入增长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稳步推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板块、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为明显,投资收益有所提升,公司整体业绩呈增长态势。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743.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26.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8%;产品综合毛利率19.08%,较上年同期增长0.38个百分点。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94.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6.87%。
智能控制系列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60.69万元,同比下降7.07%。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553.35万元,同比增长17.95%。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34.85万元,同比下降2.54%。
东山精密:营业总收入169.5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抢抓电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并继续保持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客户拓展。通过不断提质增效,带来了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为新的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去年以来,AI 技术的突破将加大云厂商对算力数据中心的资本性支出。受益于此,数据服务器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并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公司充分发挥在电子电路、精密制造等行业积累的技术和能力,快速启动高多层线路板新产能的规划,同时抓住AI 服务器的市场机遇,积极推进对索尔思光电的收购,切入光模块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5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1%。
LED 显示器营收2.86亿元,同比下降34.73%;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业务实现营收30.49亿元,同比下降2.35%。电子电路产品实现营收110.59亿元,同比增长1.93%。精密组件产品实现营收23.62亿元,同比增长11.87%。
鸿合科技: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下降10.99%
报告期内,全球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变动、行业竞争加剧,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坚持海外市场深耕与开拓并进,通过本地化运营与品牌升级策略,显著提升了全球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深化AI战略布局,相继推出并迭代多款教育领域AI应用产品,深度融入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核心教学场景,构建起高度智能化的教育生态体系。在此期间,管理层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通过动态优化产品结构、实施精准成本管控等组合拳有效应对市场压力;在运营层面深化精细化改革,全面推行数字化运营体系,显著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资源使用效率。尽管短期业绩承压,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经营质量,为中长期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运营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下降1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70.09%。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课堂教学、校园健康、高校智能化等领域,推出多款创新产品,进一步夯实行业竞争力。硬件方面,公司推出新一代AI智慧屏,搭载15T超高算力平台,内置“鸿华引擎”,实现AI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支持课堂行为分析、学生专注度监测等功能,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优化建议。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7.63亿元,其中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欧洲、亚太等市场取得了预期的进展,同时通过在中东、拉美及非洲等市场的战略布局,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全球渠道网络与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Newline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硬件创新方面,Newline持续拓展产品线,推出多场景LED显示解决方案,支持室内外多样化应用需求;发布首款谷歌认证的Newline Chromebox OPS,搭载ChromeOS系统,为海外用户提供更贴合本地习惯的智能交互体验。
龙腾光电:加大力度布局全彩电子纸、三维立体等新型显示形态
2025上半年,龙腾光电实现营业总收入12.89亿元,同比下降27.91%;归母净利润亏损1.21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90.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36元。
报告期内,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行业产能进一步释放,中小尺寸显示产品价格整体仍处于低位持稳状态,显示市场竞争激烈。为应对挑战,一方面,公司积极把握AI、ESG、低空经济等新发展机遇,加大力度布局全彩电子纸、三维立体等新型显示形态,通过显示技术创新优化AI及低碳护眼显示终端的体验,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加速推进海外生产基地进程,强化全球供应链灵活性与经营韧性,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全面推动降本增效,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整体财务结构稳健。
以战略布局为导向,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巩固公司传统优势领域的行业地位,开拓新兴细分显示市场,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新型显示领域的长期竞争能力。强化全球化业务布局,通过海外销售服务体系开拓全球市场,海外生产基地加速市场渗透,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持续优化笔电、车载、工控、手机等优势产品结构,加大车载显示业务布局,夯实行业地位;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经济等迅速发展契机,持续耕耘全彩电子纸、三维立体、智能座舱、智慧显示、电竞及防窥高阶笔电、AI等新兴细分显示市场,丰富应用场景,布局拓展客户,构建业务新增长曲线。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坚与前瞻技术布局,同时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巩固差异化技术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以较高的研发投入,对动态隐私防窥、氧化物、触控一体化、低蓝光健康护眼显示、TED 低功耗、ESG 显示、Mini LED、智慧显示、HUD 抬头显示、全彩电子纸、三维立体显示等技术进行创新升级及前瞻布局,保持公司核心竞争优势;通过生产工艺与制程能力优化以及技术研发持续创新突破,推动产品规格性能提升与差异化高价值产品布局。此外,公司不断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强化联合创新,赋能产品,共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9,894.99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67%,截至2025 年6 月30 日累计授权专利3,313 件。
公司积极践行“AI+ESG+显示”发展理念,持续进行技术差异化革新与整合应用,不断加强技术储备、产品储备,从而保持差异化优势。公司积极推进全彩电子纸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布局,已完成从技术验证到客户导入的关键环节,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交付客户,其中11.6 英寸新型彩色电子纸显示屏荣获DIC EXPO(2025)显示器件创新金奖;积极布局三维立体显示、低功耗、触控一体化等AI 相关的前瞻性显示技术,并成功量产;持续研究升级新型防窥架构以及进一步提升金属氧化物产品良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清越科技:营收同比增长9.49%,净利减亏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加大新产品、新应用市场开拓力度。同时,持续强化经营韧性,深入推动降本增效举措常态化,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915.90 万元,同比增长9.4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6.49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812.20 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3,429.12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942.33 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三大主营业务领域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在PMOLED 领域,公司继续以客户及产品需求为中心,围绕功能实现和环境适应等目标进行新产品开发,并保持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结合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对显示器的需求,加大在柔性显示、超薄窄边框显示、高可靠性产品等技术方面的量产转化;在电子纸领域,公司创新电路结构和背板驱动技术,解决了高压驱动下显示均匀性差等问题,并实现产品更窄边框,对下一阶段新型彩色电子纸产品推出做足技术储备;在硅基OLED 领域,公司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器件、色域、发光效率、寿命等方面均实现稳步提升,产品良率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PMOLED 产品在无人机、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网络通讯等领域实现新应用拓展,并逐步开始量产;电子纸产品除电子价签应用之外,在温控器、遥控器、手机壳、会议桌牌、电子日历、单词卡、掌上阅读等领域实现应用推广,并在部分领域开始量产;硅基OLED 产品持续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与传音、天趣星空、未来全屏通、艾睿、高德、荣者等客户达成稳定合作,在低空经济配套应用领域与终端客户继续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并实现部分产品的批量出货。
英唐智控:MEMS 微振镜、车载显示芯片等自研芯片产品的逐步增产上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29.1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3.58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12%;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2.6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46%。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较去年同期呈上升趋势,营业收入较同期有所增加,但毛利率仍受行业竞争等影响,产业链环节各产品毛利均存在被压缩的情况。公司分销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为241,745.1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4%,毛利率6.60%,较上年同期下降0.02 个百分点。
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 微振镜、车载显示芯片(DDIC/TDDI)等核心产品解决方案获得广泛关注,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自研芯片的曝光率,为后续产业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日本英唐微技术联合研发的MEMS 微振镜直径规格涵盖4mm、1mm、1.6mm、8mm。报告期内,4mm 规格产品率先在工业领域客户取得批量订单,并积极与激光雷达、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医疗器械、智慧交通等领域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其他规格的MEMS 微振镜产品开发亦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唐微技术专注于光电转换和图像处理的模拟IC 和数字IC 产品的研发生产,在MEMS 微振镜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并拥有6 英寸晶圆器件产线。公司4mm 规格的MEMS 微振镜已率先取得工业领域客户的批量订单,其他规格的MEMS 产品也在同步推进研发以及市场化进程。
公司持续加大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市场前沿的车载DDIC 与TDDI 产品都已步入研发快车道。前期研发的车载DDIC 与TDDI 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准量产阶段。最新版本的TDDI 产品预计在2025 年底产出工程样品,该产品能显著降低tier1(一级供应商)及OEM(车厂)的成本,优化整体方案。消费电子方面,OLED DDIC 产品也已进入流片阶段,随着显示芯片业务的发展,公司有望逐步进入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XR 领域。
在此背景下,公司2025 年半年度研发投入为5,637.05 万元,较上年同期3,483.40 万元增长61.83%。随着公司自研芯片产品的逐步增产上市,未来,其整体销售收入构成及综合毛利率预计将伴随芯片产品的陆续投产而迎来积极正向的调整。
报告期内,公司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业收入21,266.88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规模的8.06%,较上年同期营收占比增加1.36 个百分点。
天禄科技:台式显示器类、液晶电视类导光板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2025 年上半年,面板行业受国际贸易环境、政策边际效应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景气度回升有限。2025 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09.59 万元,较2024 年同期下降8.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26 万元,较2024 年同期增长0.71%。
主要产品除笔记本电脑类导光板业务收入略有增长外,台式显示器类、液晶电视类导光板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与细分品类下游出货量趋势基本一致。
2025 年1-6 月,公司导光板业务的毛利率为19.86%,较2024 年同期上升1.35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原材料MS、PMMA 板材和粒子市场价格处于下行周期。
清溢光电: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掩膜版营收分别同增12.27%、6.31%
清溢光电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0.90%;归母净利润9203.76万元,同比增长3.52%;扣非净利润8289.5万元,同比增长2.66%;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公司平板显示掩膜版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9,169.28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27%。
报告期内,合肥工厂的AMOLED、LTPS、Micro LED 高精度掩膜版工艺技术能力和产能提升,客户推广成效显著,中高端半透膜掩膜版(HTM)产品量产能力快速提升。合肥清溢利用现有厂房,规划增加产线,用于扩大AMOLED、HTM 用掩膜版的产能,新增PSM 掩膜版的生产能力,将扩大AMOLED、AR/VR 等高端掩膜版的产能,加快公司以HTM、OPC、PSM 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及量产,填补PSM 产品的技术空白,并进一步缓解平板显示行业等上游企业高端掩膜版的需求缺口。同时优化自动化搬运系统,运用MES 生产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佛山生产基地“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封顶,第一批设备已搬入,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平板显示配套掩膜版生产线试生产。报告期内,深圳工厂提升了FMM OLED 大尺寸高精度掩膜版和HTM 中高精度掩膜版的工艺技术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芯片掩膜版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976.02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1%,公司半导体芯片掩膜版收入持续增长。公司半导体芯片掩膜版在2025 年上半年引进的1台AOI 预计第三季度投产,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芯片掩膜版的产能,以更好地满足集成电路凸块(IC Bumping)、集成电路代工(IC Foundry)、集成电路载板(IC Substrate)、MiniLED芯片、MicroLED 芯片、微机电(MEMS)、MicroOLED 等市场的需求。
报告期内,佛山生产基地“高端半导体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计划在年底陆续试生产。
格科微:实现首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产品在智能手表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634.1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33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6.19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95.0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51%。
截止2025 年6 月30 日,公司总资产2,353,756.04 万元,同比增长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7,019.26 万元,同比减少0.06%。
公司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CMOS 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和销售。公司在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和显示驱动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业内领先的工艺研发和电路设计实力。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与性价比、高效的服务与技术支持、强大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公司累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并在市场上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发展稳健,产品覆盖QQVGA 到FHD+的分辨率,主打手机、穿戴式、工控及家居产品中小尺寸显示屏的应用,同时也不断扩展在医疗、商业显示等多种智能场景下的应用。报告期内,公司LCD TDDI 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实现了首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产品在智能手表客户的成功交付。
显示驱动芯片销售数量24,874.01万颗,营收70,588.13万元,收入占比19.43%。
宸展光电:智能交互一体机业务同比增长12.31%
宸展光电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下降8.64%;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13.85%;扣非净利润9016.44万元,同比下降26.63%;基本每股收益0.62元。
宸展光电已形成了 ODM、MicroTouch™和智能座舱三大板块并存的业务格局。ODM 业务可为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和各行业龙头提供委托设计制造服务。MicroTouch™走品牌化的竞争路线,依托自有销售网络、品牌形象和产品组合,具有高毛利、可延续性、可控性、直达终端客户等优势,助力公司可持续发
展。而智能座舱业务可把握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行业红利,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客户资源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互相促进,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此外,公司的下游应用领域涉足餐饮零售、智慧金融、工业控制、智能座舱、智慧医疗、游戏博弈和公共服务等行业,并通过新客户引入和新场景落地,成功拓展至类消费等新领域,行业应用不断丰富,可更好把握全球的全市场机会,并有效降低单一产业过度集中的风险。
智能交互显示器业务实现营收324,723,446.23元,同比下降3.88%,占营业收入比重27.15%;智能交互一体机业务实现营收410,084,396.69元,同比增长12.31%,占营业收入比重34.29%;触控显示模组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32,148,345.44元,同比下降23.62%,占营业收入比重11.05%;智能车载显示屏业务实现营收329,051,370.85元,同比下降24.02%,占营业收入比重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