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进入 2025 年以来,LED 直显行业从业者对市场的感受进一步分化。
搜 索

LED 直显二八分化加速,行业或酝酿新洗牌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8-08 作者:花开无期
分享到:
第478期

    进入 2025 年以来,LED 直显行业从业者对市场的感受进一步分化。据笔者了解,约八成企业认为市场低迷,而两成企业则表示市场发展符合预期,甚至取得了超预期成果。

    这种感受的显著差异,反映出不同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生态位差异,是技术、市场与创新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截然不同的市场体感直接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战略分化:部分企业趋于保守,另一部分则乘胜追击。后者或将直接推动 LED 直显行业加速洗牌,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可能性显著提升。

    实力决定市场感受的差异

    诚然,过去一段时间,LED 直显行业 “内卷” 加剧。一方面,连续多年,年均超 10% 的均价降幅,确实拉动了内需增量;但另一方面,“增产不增收” 的困境抑制了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此格局下,决定企业市场感受差异的首要因素是 “国际化” 能力。

LED 直显二八分化加速,行业或酝酿新洗牌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同样如此,但相较于国内的LED直显应用更为成熟的格局,国际市场仍有大量空白待填补。业内人士指出,同样同质竞争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增量空间更大,成为近年企业业绩增长的关键。换言之,只有那些能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抢占份额的企业,才能成为 LED 直显产业的赢家。显然,多数中小从业者在国际市场的运营能力不足、覆盖范围有限,议价权较弱。特别是,近年来当头部品牌以自主方案和自主品牌出海时,更多早期的 OEM 出海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愈发沉重。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对 LED 直显新型市场的把握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小间距产品进一步迭代,如 2025 年上半年 P1.0 及以下产品需求增长显著;二是新型技术普及,如 COB 和 MIP 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头部企业此类产品在营收中的占比,甚至达到尾部企业的 5-10 倍;三是新型应用场景拓展,包括 AI 应用、XR 虚拟制作、电影屏等,这些领域目前仍是头部品牌的专属领域。

    “部分中后部企业不仅错失海外市场红利,在国内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领域也缺乏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它们既抓不住增量,又深陷存量市场的价格内卷、同质竞争,导致其对行业发展的感受自然 “一年不如一年”。

    中后部企业面临压力的第三个原因是行业技术门槛的提升。随着 COB、MIP 及微间距产品成为市场主要增量,LED直显终端企业的技术门槛持续提高。例如,P2.0 与 P1.0 对显示屏 “平整度” 的要求截然不同,满足 P3.0 标准的规格若应用于 P1.0 场景,可能直接影响画质及观看体验。包括,更高的精度要求、可靠性标准、创新应用和创新品类,及规模优势,共同构成了新的行业门槛。

    从客户角度看,中高端应用、新技术及新场景领域的采购,也日益更看重供应商品牌。这意味着市场竞争中,品牌软实力的权重持续上升,而这一变化显然更有利于头部企业。

    综上,2025 年 LED 直显行业 “强者愈强” 的趋势凸显,头部企业对市场更乐观。中小供应商的灵活性优势,正逐渐被巨头的体系、生态、规模及创新能力优势取代。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无论创新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已进入红海时代,风高浪急之时,‘大船’自然更稳。”

    策略决定未来生存,行业分化或进入主动阶段

    对多数中小型及中后部品牌而言,当前正处于行业转折期。从市场发展看,海外客户拓展能力、技术持续投入能力、通过创新产品抢占新型场景增量的能力,均在考验企业的 “战略性实力”。

LED 直显二八分化加速,行业或酝酿新洗牌

    LED直显目前在产品技术和产品应用端都处于创新快车道。若投入不足,企业必然掉队。在此格局下,市场向头部品牌集中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头部企业依托规模优势融资、构建产业生态链、拓展多元渠道、加速普及型产品推广,将对中后部品牌形成直接冲击。特别是近三年,部分头部企业推行 “双品牌” 策略,其渠道品牌已与传统中小业者形成直接竞争。

    对此,业内专家为中小 LED 直显企业提出发展建议:其一,从供应商转型为服务商,依托客户资源优势,转向项目驱动与方案提供,服务于头部品牌与客户之间的缝隙,以此规避与头部品牌的劣势对抗,最大化发挥自身历史资源优势;其二,深耕优势细分市场,集中资源打造 1-2 款爆款产品,构建纵深的细分市场竞争力,通过聚焦单一领域形成差异化供给与专业化服务能力。

    可见,中小 LED 企业并非 “必然被淘汰”,而是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战略重定位,摆脱同质内卷,实现差异化发展,成为区域性、特定场景或专属细分品类的 “小状元”。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将得益于 LED 直显本身的工程服务属性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特点。

    “与头部品牌形成互补,而非同质化竞争”,这是中后部品牌的生存之道。纵观 LED 直显行业,过去十余年的 “分化” 效应已积累至质变临界点:

    此前的二八分化,体现的是 “同质竞争中” ,不同选手之间的 “被动性” 分化;未来的分化,则将呈现头部品牌主动扩张与中后部品牌主动错位发展的 “主动性” 分化特征。这一转折点,也被视为中小企业在行业供给格局集中化趋势下的 “战略转型窗口期”。换言之,部分业内企业调整自我定位已刻不容缓。

    构建世界级大产业,LED 直显必然要有世界级龙头

    对于二八分化中的 “二”—— 头部品牌而言,当下正是制定世界级龙头战略的关键期。业内人士指出,我国 LED 直显行业存在 “大而不强” 的特殊性。

LED 直显二八分化加速,行业或酝酿新洗牌

    从 “大” 的维度看,中国 LED 直显行业总规模占全球 70%-80%;在新技术研发、新应用拓展、新场景创造等领域领先全球;近五年来前瞻性投资与融资规模亦居全球首位,全球占比超七成。可见,中国 LED 直显的 “大” 不仅体现在规模,更涵盖技术与创新实力的领先。

    但从品牌格局看,国内仍缺乏能主导全球市场规则、具备强大品牌溢价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顶级品牌。如何将现有规模、投资及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优势、话语权优势与规则制定能力优势,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 “补强” 的关键短板。做好这项工作,意味着中国 LED 直显行业必将诞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巨头。

    我国LED直显企业,依托国内产业的“大”,已经拥有对全球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中国 LED 直显产业完成从 “量的巨人” 到 “质的领袖” 的蜕变,这不仅是头部企业的使命,更是整个中国LED显示产业引领未来的关键一跃。未来的全球格局,必将因中国龙头企业的崛起而重新书写。这一过程中,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且在分化后的集中,是必然趋势。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正在加速。

视观察

中国互联网唯系统关注高端视听影像产业发展根本规律的新闻栏目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