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市场正迎来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激增158%,达到510万台。Omdia的最新研究显示,在谷歌、小米等头部消费科技厂商加速入局的推动下,该市场预计在2026年突破1000万台,到2030年将达到3500万台,2025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47%。
Omdia研究总监刘健森(Jason Low)表示:“将智能技术融入日常眼镜,有望彻底改变人们体验生活的方式。但与腕戴式可穿戴设备不同,AI面临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引发的隐私担忧,以及全天佩戴的社会接受度等挑战,这些因素短期内可能阻碍其突破早期用户圈层实现普及。”
Omdia高级分析师巨其然(Qiran Ju)表示:“Meta已成为人工智能眼镜领域的开拓者。其与EssilorLuxottica和Ray-Ban品牌的合作具有决定性意义,将曾经被视为极客专属的技术概念转化为主流市场接受的产品。EssilorLuxottica的渠道实力与Ray Ban的文化影响力相结合,实现了Google Glass等早期人工智能眼镜未能突破的瓶颈。”
中国预计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AI眼镜市场,2026年,出货量有望达120万台,占全球份额12%。中国市场的独特优势在于形成了由互联网巨头、智能设备厂商和新兴企业共同构建的生态体系。独特的市场环境与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商业化,将为AI眼镜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AI眼镜厂商日益倾向于将用户锁定在自有生态系统和AI平台中。但这一策略可能限制设备的整体效用。Jason Low补充道:“真正实现平台与设备无关的AI技术,才能将AI 眼镜转化为日常必备工具。但这要求人工智能能随时随地伴随用户,这对厂商构成重大商业与技术挑战。”
Omdia将AI眼镜定义为:通过设备端和/或云端大语言模型提供情境化信息和辅助的头戴设备。该类产品采用多模态交互(通常为语音与视觉),通过解读用户周围环境提供音频反馈或精微视觉叠加等相关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