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伟时电子:超大尺寸、曲面屏车载背光模组量产,定点项目已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5-12 作者:佚名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而车载屏幕是智能座舱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车载显示行业不断向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方向升级,在此趋势下屏幕需求量、价值量持续上升,根据毕马威(KPMG)预测,2022-2026年,中国中控屏市场规模将从418亿元提升至467亿元,对应CAGR为3%;中国液晶仪表显示市场规模将从167亿元提升至245亿元,对应CAGR为10%。

    伟时电子顺应车载显示产品大屏化、多屏化、异形屏的发展趋势,实现超大尺寸、曲面屏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量产,且中、大尺寸显示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加;同时,公司积极布局Mini-LED技术,公司新型Mini-LED背光产品的定点项目已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同时,随着车载显示产品大屏化、多屏化等新型产品占比逐步爬升,该类订单对产品中结构件的轻量化要求不断提高。考虑到国内汽车电子轻量化结构件市场供应尚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在品质、交期、成本等各方面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顺应趋势,持续加大车载显示模组轻量化结构件的开发力度,重点推进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投建,并初步形成了小批量的生产能力。

    此外,伟时电子一体式薄膜触控面板的开发,在实现产品美观度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并将其应用成功拓展至显示组件盖板。

    伟时电子在巩固已有车载背光显示领域地位的同时,已成功进入国内外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供应链体系,除开发了海外新能源龙头车企T公司和国内新能源龙头车企BYD公司背光模组订单外,还通过客户间接取得了华为车载背光模组订单并导入量产。公司产品在终端领域应用的汽车厂商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通用、T公司、丰田、日产、马自达、本田、沃尔沃、奇瑞、吉利、长城、BYD公司、赛力斯等。

    伟时电子对东超科技进行投资实现对车载高端显示领域——空中显示的布局。东超科技是空中成像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超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将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

    项目建设方面,募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本年度募集资金共投入募投项目的金额为12,975.6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使用总金额为41,785.76万元,占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的78.23%。截至2024年12月底,“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投入进度为73.72%,“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 投入进度为82.33%,“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投入进度为97.10%,伟时电子后续将继续推进上述项目的建设进度。

    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初期,行业内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主要企业有美蓓亚、韩国E-LITECOM公司、中国台湾的瑞仪光电和中强光电等。过去若干年以来,液晶产业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受此带动,我国大陆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较快,行业内涌现出众多企业。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作为液晶显示行业的配套产业,其分布与液晶显示行业息息相关,同样呈现出较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液晶显示模组企业和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现阶段,我国大陆背光显示模组厂商中小企业较多,同质化严重,竞争较为激烈;伟时电子凭借自身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通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下游优质客户需求,顺利进入到技术门槛较高的下游领域,在产品、技术、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确立了竞争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行业认可的少数优质供应商之一。

    2025年度,伟时电子将继续聚焦车载背光显示主营业务,在维护好公司现有客户、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自身产品线,开发新客户及新产品。扩大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复合显示模组、智能显示面板、氛围灯、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等产品的销售,利用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周期短的特点,快速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通过液晶后段生产设备获取LCD后段订单,扩大公司产品内制率,提高公司产品附加价值及竞争优势。同时,凭借智能表面、空中显示、3D贴合等新型显示技术,加快国内知名品牌汽车厂商的开发。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