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元旭半导体发布全球首款量产MOG玻璃基MicroLED显示屏 引领显示技术新变革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10-22 作者:佚名

    2025 年 10 月 21 日,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功召开 MOG(Micro - LED on Glass)技术暨新产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量产采用玻璃基像素级集成封装技术的 Micro - LED 显示屏,标志着我国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实现关键跨越。

    本次发布会以 “从芯到屏・智显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科研界、产业界、政府机构及行业伙伴的近百位代表出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毅,滨海高新区信创局副局长赵林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赵璐冰等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技术革新盛会。

    罗毅院士在致辞中强调,元旭半导体 MOG 技术的发布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实践,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复杂,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滨海高新区信创局副局长赵林杉表示,高新区将继续支持元旭半导体等企业,共同突破 “卡脖子” 技术。赵璐冰则希望元旭半导体发挥技术 “头雁” 效应,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元旭半导体董事长席光义博士在致辞中指出,MOG 技术是一次从底层材料到封装集成的全方位颠覆性技术革命。元旭半导体产品及研发总监边鹏详细介绍了 MOG 技术的突破点,该技术通过材料体系革新、工艺重构与设备智联协同,将 RGB 像素直接集成于玻璃基板之上,主芯片尺寸缩小至 50 微米以下。这使得 MOG 显示屏具备 99.6% 纯黑覆盖率和 300,000:1 超高对比度,呈现出极致细腻的显示画面,同时技术可靠性大幅提升,坏点少、寿命长。

    在发布会的核心环节,元旭半导体展示了基于 MOG 技术的新一代产品系列。这些产品正加速在家庭影院、高端商业显示、数字艺术展示等超高清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还可扩展至车载显示、医疗影像、虚拟制作等领域。随后,罗毅院士等嘉宾共同为 MOG 新产品揭幕,标志着该产品正式面世。

    发布会尾声,嘉宾们参观了元旭半导体超级智造工厂,其全产业链智能制造流程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自今年 3 月天津超级工厂通线试生产以来,元旭半导体产能已提升 15 倍,目前月产能达 3000 平方米,且有 2 亿元在手订单。席光义博士表示,2026 年公司将启动新的扩产计划,持续深化 MOG 技术迭代,推动显示产业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山东潍坊,是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光电芯片领域的科创领军企业,专注于 Micro-LED 显示技术及新一代智慧显示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公司前身为山东元旭光电,2022 年完成 C 轮数亿元融资,股东包括路海河产业基金、华潍新动能科技产业基金等,资本实力雄厚。

    作为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元旭半导体依托清华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毅院士团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以 4 名清华博士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核心技术人员占比超 20%,累计获得知识产权近百项(发明专利占比 50% 以上),并建有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公司独创的 “IDM 2.0” 模式整合了晶圆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全产业链环节,实现从 “芯” 到 “屏” 的垂直整合制造,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在产品布局上,元旭半导体聚焦 Micro-LED 新型显示领域,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玻璃基像素级集成封装技术的 MOG 显示屏,通过材料革新与工艺重构,实现 99.6% 纯黑覆盖率、300,000:1 超高对比度及超 50 微米芯片尺寸的突破,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公司业务覆盖专业显示、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产品已应用于家庭影院、高端商业展示、AR/VR 设备及深紫外消毒场景,并与美国 BOLB 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8日,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高新区隆重举行天津超级工厂通线试生产仪式。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主要生产Micro-LED显示模组,今年年内,项目的月产能将达到3000平方米,未来3年内预计可实现10亿元的目标产值。这是元旭半导体在全国布局的最大生产基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