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Mini LED、AIoT、智能汽车、智能终端等下游应用场景的需求持续扩容,国内 LED 及显示芯片与材料产业迈入景气上升通道。近日,聚灿光电、全志科技、瑞芯微、领益智造、有研新材、鼎龙股份、炬芯科技、皖维高新等行业骨干企业,集中披露 2025 年前三季度财报及业绩预告,行业整体呈现 “产销两旺、利润高增” 的良好态势。
8 家企业三季度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含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且多数企业增速显著:聚灿光电营收同比增 23.59%、净利增 8.43%,全志科技前三季度净利增 72.20%-92.06%(三季度单季净利增 213.23%-307.20%),瑞芯微归母净利增 116%-127%,有研新材归母净利增 101%-127%,炬芯科技营收增 54.50%、扣非净利激增 204%。更关键的是,扣非净利润增速普遍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如全志科技扣非净利增 115.60%-132.11%、鼎龙股份扣非净利增 39.20%-47.94%),说明增长核心来自主营业务,而非非经常性损益,盈利质量扎实。
8 家企业均坚持 “聚焦主业、做深赛道” 的布局思路:聚灿光电深耕 LED 外延片 / 芯片,从单色系向全色系转型;全志科技聚焦工业、车载、消费三大领域的智能处理器;瑞芯微专注 AIoT 芯片及解决方案;鼎龙股份半导体业务占比提升至 57%,成为核心增长极;有研新材以靶材、稀土材料为核心;领益智造围绕 AI 终端与精密制造发力;皖维高新聚焦 PVA 及下游新材料。同时,“高端化转型” 成共同选择,均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毛利领域突破(如聚灿光电高端蓝绿光产品、鼎龙股份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有研新材高附加值靶材)。
8 家企业均依靠核心技术迭代或高端产品突破,精准对接下游Mini LED、智能汽车电子、AIoT、AI 终端等热门赛道高景气需求。聚灿光电 Mini LED、车用照明产品产销两旺,全志科技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领域营收高增,瑞芯微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场景突破,领益智造 AI 终端新品量产,皖维高新 PVA 光学薄膜等新材料需求旺盛,精准踩中下游市场扩容节奏。
大部分企业借力海外市场或产能优化,拓展增长空间。例如,领益智造通过海外工厂收入高增、效率优化增厚利润;皖维高新调整销售策略,PVA 出口量同比增 40% 以上、醋酸甲酯出口增 30% 左右,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量;聚灿光电、鼎龙股份等则通过产能调试(如聚灿红黄光单月产量破 5 万片)、产线稼动率提升(领益智造三季度产线效率显著改善),最大化释放产能红利,匹配市场需求。
聚灿光电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产销两旺势头足,营收同增23.59%
2025年10月14日晚间,聚灿光电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9,947.68 万元,同比增长 2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302.03 万元,同比增长 8.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6,871.21 万元,同比增长 11.89%,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5,256.25 万元,同比增长 9.84%。以上数据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既定“聚焦资源、做强主业”发展战略,深度践行“调结构、提性能、创效益、铸品牌”经营策略,深耕 LED 外延片、芯片主业。
报告期内,氮化镓蓝绿光业务持续设备技改和管理优化实现生产效率的渐进式提升,产量稳步提升,砷化镓红黄光业务逐步投产提供了明确的产能增量贡献,产量持续释放,公司产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营销策略的精准匹配,以 Mini LED、高光效照明、车用照明等为代表的蓝绿光高端产品产销两旺,相应营收均创历史新高;红黄光项目 2025 年 1 月通线,目前单月产量已突破 5 万片,个别工序突破 8 万片,通过设备持续调试投入使用,各工序产能协调提升,项目推进顺利,营收增量明显。
红黄光项目的顺利实施,叠加原本蓝绿光芯片的协同优势,公司成功实现由单色系向全色系芯片供应商的战略转型,产品矩阵全面覆盖照明、背光、显示三大核心应用领域,打开了公司快速发展的新空间。
全志科技前三季度净利预增72%-92%,三季度单季增速超200%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58,证券简称:全志科技)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本期业绩实现显著增长,净利润与扣非后净利润均呈现大幅同比上升态势,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增速尤为亮眼,核心业务在多领域的营收发力成为关键驱动力。
根据业绩预告,全志科技 2025 年前三季度(1 月 1 日 - 9 月 30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2.6 亿元 - 2.9 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 1.509913 亿元,同比增幅达 72.20%-92.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表现更为突出,预计为 2.35 亿元 - 2.5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089977 亿元同比激增 115.60%-132.11%,主营业务增长动能强劲。
从单季度表现来看,2025 年第三季度(7 月 1 日 - 9 月 30 日)公司业绩增速进一步加快。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1 亿元 - 1.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3192.50 万元同比增长 213.23%-307.2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 1.03 亿元 - 1.15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771.83 万元同比大涨 271.60%-314.89%,单季业绩增速远超前三季度整体水平,显示公司下半年业务景气度持续攀升。
对于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全志科技在公告中明确指出,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公司新产品顺利实现量产,共同推动营收规模快速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视觉三大核心领域的布局成效显著,上述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引擎。
据了解,全志科技成立于 2007 年,2015 年深交所上市,核心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 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及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采用 Fabless 模式运营,聚焦工业、车载、消费三大领域。其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为核心营收来源,2023 年占比达 85.79%,构建了 A 系列、T 系列等多产品线矩阵,覆盖超高清视频编解码、低功耗设计等核心技术。在智能汽车电子领域,车规级芯片 T527V 通过 AEC-Q100 认证,AR-HUD 模块已在头部车企量产,座舱芯片 T736 正推进客户落地。消费电子及智慧视觉领域,投影芯片 H723、安防芯片 V821 等产品形成完整布局,还为小米、吉利等 2000 余家客户提供方案。
瑞芯微前三季度业绩预增超116%,AIoT 算力平台成增长核心引擎
10 月 15 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3893,证券简称:瑞芯微)发布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区间为 76,000 万元至 80,000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35,171 万元增加 40,829 万元至 44,829 万元,同比增长 116% 至 127%;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区间为 73,500 万元至 77,500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34,346 万元增加 39,154 万元至 43,154 万元,同比增长 114% 至 126%。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告从市场趋势与公司战略两方面进行了明确说明:一方面,2025 年前三季度 AIoT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随着 AI 技术迭代加速与应用场景不断扩展,AIoT 已进入 “百行百业创新发展周期”,为上游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精准落地。其旗舰产品 RK3588 芯片带领多系列 AIoT 算力平台,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应用及各类机器人市场实现持续渗透,直接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进而带动净利润同比翻倍。
作为国内 AIoT 芯片及解决方案领域的关键参与者,瑞芯微主营业务聚焦于高端智能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核心产品覆盖 AIoT 全场景算力平台、行业专用芯片及配套软硬件解决方案。公司长期深耕 ARM 架构芯片技术,凭借在高性能计算、图像处理、AI 算法优化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出以 RK3588 为代表的旗舰级芯片产品,该产品具备多核心异构计算、高算力 AI 推理及多接口兼容能力,可适配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控制、服务机器人、智能座舱等多元化场景。
领益智造前三季度业绩预增34%-50%,AI终端新品与海外业务成核心增长引擎
10 月 14 日,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当期业绩实现 “同向上升”,核心盈利指标同比增幅显著,AI 终端新品量产交付与海外工厂收入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2025 年 1 月 1 日 - 9 月 30 日期间,领益智造归母净利润预计盈利 18.9 亿元 - 21.2 亿元,较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下同)的 14.09 亿元增长 34.10%-50.42%;若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该指标预计为 21.3 亿元 - 23.6 亿元,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至 48.62%-64.67%。
扣非净利润预计盈利 14.6 亿元 - 16.9 亿元,较上年同期 11.87 亿元增长 23.04%-42.42%;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后,该指标预计为 17 亿元 - 19.3 亿元,同比增长 40.44%-59.44%。
从单季度表现来看,2025 年 7 月 - 9 月(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9.6 亿元 - 12 亿元,较上年同期 7.25 亿元增长 32.35%-65.44%;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后,该指标预计达 10.6 亿元 - 12.9 亿元,同比增幅 44.55%-75.92%。扣非后净利润表现更为突出,预计为 8.5 亿元 - 10.8 亿元,较上年同期 6.13 亿元增长 38.75%-76.29%;若叠加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该指标预计为 9.5 亿元 - 11.8 亿元,同比激增 53.08%-90.15%,单季增长动能显著。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告明确两大核心驱动力:AI 终端新品量产释放利润空间:2025 年三季度正值 AI 终端产品新品发布季,公司同步实现新产品量产交付,叠加产线稼动率(生产线实际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直接推动整体产能利用率与盈利水平提高,成为利润增长的 “主推力”。海外工厂贡献增量与盈利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工厂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同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海外业务不仅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补充,更通过效率优化进一步增厚公司整体利润。
有研新材前三季度业绩预增超100% 靶材业务高增 + 子公司扭亏成核心动力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表示,公司当期盈利规模实现大幅跃升,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2.3 亿元至 2.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14583 亿元增加 1.1542 亿元至 1.4542 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 101% 至 127%,实现盈利规模翻倍;扣非净利润预计为 1.55 亿元至 1.7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9547.14 万元增加 5953 万元至 7453 万元,同比增长 62% 至 78%,剔除偶发性收益后,主营业务盈利增长仍保持稳健。
公告显示,本次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两大核心驱动力,既有主营业务的持续突破,也有偶发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加持。
作为公司核心利润来源,两大控股子公司当期业绩表现突出:有研亿金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战略成效显著,2025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 2 亿元至 2.2 亿元,其靶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 50%,直接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超 4000 万元,成为拉动公司整体盈利增长的 “主力”;有研稀土通过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实现经营扭亏,当期预计净利润 700 万元至 1200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状态实现根本性改善,为公司业绩增添新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添 “增量”,偶发性收益增厚净利润。公告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对外转让硫化锂相关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1.0757 亿元。尽管该项交易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因具有偶发性,被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其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额为 4841 万元,进一步增厚了当期盈利。
鼎龙股份前三季度业绩预增33%-41%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近6成
根据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鼎龙股份 2025 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表现亮眼。其中,营业收入累计约 26.77 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5.01 亿 - 5.31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3.76 亿元增长 33.13%-41.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 4.78 亿 - 5.08 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 39.20%-47.94%,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从单季度表现看,2025 年第三季度(7-9 月)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 9.45 亿元,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 1.90 亿 - 2.20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58 亿元增长 19.89%-38.82%,同时较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 11.73%-29.37%;单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 1.84 亿 - 2.14 亿元,同比上年同期的 1.47 亿元增长 25.62%-46.07%,季度间增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其中,半导体材料业务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应用业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约 15.22 亿元,同比增长 4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约57%水平,三大新业务板块高速齐增,CMP 抛光垫、CMP 抛光液和清洗液、半导体显示材料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51%、42%和 4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5.8 亿元,同比增长 28%,环比增长17%。此外,公司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及晶圆光刻胶业务的验证测试及市场开拓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进展符合公司预期。
炬芯科技前三季度业绩亮眼:营收同增超 54%,AI 端侧产品成核心增长引擎
10 月 14 日,炬芯科技(证券代码:688049)发布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自愿性披露公告。2025 年 1-9 月,营业收入预计实现 7.21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4.67 亿元增加 2.54 亿元,同比增长 54.50% ,规模扩张态势明显。
归母净利润预计达 1.51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7091.27 万元增加 8008.73 万元,同比增幅高达 112.94% ,利润增速远超营收;扣非净利润预计为 1.4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4802.64 万元增加 9797.36 万元,同比激增 204.00%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翻倍;净利率预计提升至 20.94%,较 2024 年同期的 15.20% 增长 5.75 个百分点,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与净利润不仅实现 “环比、同比” 双向增长,更相继打破单季度业绩历史纪录,成为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聚焦端侧产品 AI 化转型主线,通过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与加快新品更新迭代,经营成果表现突出。凭借具备创新性的技术架构与优异的产品性能,公司基于第一代存内计算技术的端侧 AI 音频芯片推广进展顺利,多家头部品牌的多个项目已成功立项,将于近期陆续进入量产,其中面向低延时私有无线音频领域的客户终端产品已率先完成量产,引领市场规格,推动新品快速起量。在端侧产品 AI 化趋势的带动下,公司产品矩阵持续拓展:端侧AI 处理器芯片成功应用于头部音频品牌的高端音箱、Party 音箱等产品,市场渗透率大幅提高,相关销售收入实现数倍增长;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需求旺盛,销售额呈高速增长态势;蓝牙音箱 SoC 芯片系列在头部音频品牌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成长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与头部品牌客户合作的产品价值量及合作深度也实现同步增强。
报告期内,为满足客户对端侧设备低功耗、高算力的需求,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合计约 1.94 亿元,同比增长 21.55%。报告期内,公司推进芯片产品持续迭代,致力于存内计算技术对各条线产品的持续赋能,面向智能蓝牙穿戴领域的 ATW609X 研发进展顺利。公司第二代存内计算技术IP 研发工作也在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中,目标是将下一代芯片单核NPU 算力实现倍数提升,大幅提升芯片能效比表现,并且全面支持 Transformer 模型。同时,加大下一代私有协议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无线传输带宽,降低延迟,提升抗干扰性能。公司围绕下游实际应用场景,从芯片硬件算力、无线连接技术、音频算法升级和开发生态,全方位提升技术竞争力。
皖维高新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强劲:净利润增幅近七成至翻倍,新材料与出口成核心引擎
根据公告披露,2025 年 1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期间,皖维高新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 亿元至 4.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002185 亿元增加 1.397815 亿元至 2.19781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表现更为突出,预计达 3.24 亿元至 4.04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801208 亿元增加 1.438792 亿元至 2.238792 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销售策略,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中,PVA出口量同比增长 40%以上,醋酸甲酯出口量同比增长 30%左右,VAE 乳液出口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就皖维。近年来,公司聚焦PVA 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不断增强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攻关高端产品的工艺技术壁垒,部分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报告期内,PVA 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煤炭、醋酸、PTA 等原材料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下跌,导致PVA、聚酯切片等产品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结语:从各家业绩拆解可见,“技术深耕 + 市场破局” 成为行业增长的共同密码:或是聚焦核心产品迭代(如炬芯科技端侧 AI 芯片、瑞芯微 RK3588 算力平台),或是发力高端赛道(鼎龙股份半导体业务占比近 6 成、有研新材靶材收入增超 50%),亦或是拓展海外市场(领益智造海外收入高增、皖维高新 PVA 出口涨 40%)。这些企业的业绩答卷,不仅夯实了国内 LED 及显示芯片与材料产业的国产化根基,更预示着在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下,行业将进一步向高附加值领域突破,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链注入更强劲的 “中国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