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中国加快平板显示产业构造改革启示

来源:《平显时代》 更新日期:2012-07-30 作者:佚名

    世界FPD产业现在面临着诸多困难。从最近接连出现的重组不难看出,日本这一FPD产业发源地没有跟上发展的速度。而对于今后有望承担庞大规模面板生产的中国来说,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但从中国国内举行的的会议、展会等活动和在当地企业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到,在未来几年,中国FPD产业的发展恐怕很难达到预期。

    中国FPD产业如今正在拼命转型,其目标有三个:(1)推动国际化,提高技术水平;(2)战略性地把投资重点从FPD电视市场转向移动市场;(3)通过海峡两岸合作加快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完善。然而,从当地情况来看,这些目标实现起来都绝非易事。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的FPD产业来说,现在正是日本夺回地位的绝佳时机。FPD技术和产品今后还将不断进化、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创意,而这正是日本最大的优势所在。对日本来说,重要的是重新构筑实现未来型FPD产品的战略,灵活运用已在亚洲各地建立的生产体制,同时获取能提升FPD产业价值的领导能力。作为FPD产业的发源地,日本具有把这一产业推向更高层次的责任和能力。

    步入国际化的中国FPD产业

    在2012年3月21~22日的上海2012 China FPD Conference上,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学会“Society of Information Display(SID)”作为联办单位,主席Munisamy Anandan发表了开幕致辞。在致辞中,Anandan表达了SID将积极支持中国FPD产业界发展的态度。中方欣然接受,并表示将通过与SID合作尽快获得最尖端技术信息,促进产业升级。

    面对从显示器产业黎明期开始支持尖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性组织SID,中国大陆也显示出了借助SID之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姿态。

    中国FPD产业从2004年前后开始启用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如今,有关第8代生产线投资的探讨也接连不断。将来的面板生产将向中国大陆转移的“中国大陆威胁论”开始出现。但目前,中国大陆的面板产量还只占世界整体的几个百分点。与2007年前后开始增加、如今产量已经达到全球50%的太阳能电池的激增势头相比,情况完全不同。与周围的“预期”(这个词从中国来看是“期待”,从海外来看是“威胁”)相反,中国的FPD产业可以说处于停滞状态。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型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额巨大。即使中国有意通过积极投资培育产业,数千亿日元等级的大规模投资也无法轻易实现。地方政府虽然为培养各地区的产业推行了积极的贷款政策,但仅凭如此资金依然不足,还需要从市场筹措。即便是在中国大陆,也必须考虑如何根据市场原理回收投资。因此,中国大陆企业与日韩台企业一样,难以做出巨额投资的决定。

    原因之二是缺乏技术人员。FPD技术属于由纳米等级的分子技术、微米等级的微电路加工技术、米等级的大屏幕制造技术3种技术组成的高科技产业。也许有些人认为只要买来生产设备和材料,很简单就能开始制造。而实际上这项技术的门槛之高超出一般的想象。已经建立起了液晶面板产业的日本,拥有很多熟悉这3种高科技的技术人员,奋起直追的韩国也努力从日本学到了这些技术,而台湾也从积极与之结盟的日本企业那里得到了这些技术。

    但反观从2004年开始涉足该领域的中国FPD产业,却有一种空有期待的感觉。虽然只要效仿韩国和台湾就能赶上,但实际上中国大陆FPD企业并没能做到,原因是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中国大陆虽然通过从日本、韩国、台湾挖掘技术人员等方式拼命引进技术,但技术门槛之高超出了预期,而FPD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如今FPD技术还在进化过程之中,要想迎头赶上,必须不断地培养尖端技术人员。

    如今,中国的FPD产业人士也认识到了现状,希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招揽因日本企业重组而空闲的技术人员,如今已经有大量的日本技术人员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但是,单靠日本技术人员单独教授技术存在局限性,如果整个产业界不实现升级,就无法跟上FPD技术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集整个产业界之力,采取多种多样措施。例如,研讨会和会议等产业基础设施也是培养技术人员的重要场所。这也是开篇介绍的SID担任联办单位的背景之一。

    战略方向从大屏幕电视转移到移动产品

    现在全球FPD产业界关注的重点正在从大屏幕电视用大型显示器向移动终端用中小型显示器转移。FPD技术人员长期坚持开发的大屏幕FPD电视在发达国家市场已经完全取代了显像管电视,中国市场也基本接近了更换上限,虽说内陆三四线城市依然存在增长的余地,但速度不及过去。在价格已经开始走低的状况下,各公司也面临着收益下滑的困境。

    鉴于以上情况,包括在2011年之前一直在积极建设电视用大型面板生产线的中国,FPD产业界的关注点一齐转向了中小型面板。此前探讨的多个大型生产线投资项目已很难保证能顺利展开,而最近,关注重点还转移到了寄望于移动终端市场的第5代生产线的投资。其中,OLED面板投资项目也不在少数。在2012 China FPD Conference的主题演讲中,京东方集团的王家恒和天马微电子的刘庆全的演讲内容也明确体现出了这一情况。

    在2011年之前,京东方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重点强调大屏幕电视用大型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计划的演讲,而这一次,该公司完全没有谈及大型面板,演讲内容完全围绕移动终端用中小型面板,还提到了在2015年供应OLED产品的计划。

    原本就专攻中小型面板的天马微电子也表示,该公司中小型面板的产能(换算成3.5英寸)已经从2009年的400万片/月增加到了2011年的4100万片/月,产能扩大到了10倍,该公司还计划在2013年使产能达到5200万片/月。对于OLED面板,该公司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天马微电子在上海拥有使用第4.5代基板的OLED面板试产线,目前正在厦门建设使用第5.5代基板的低温多晶硅(LTPS)TFT生产线,今后还计划在同一厂区内建设OLED面板生产线。

    不只是企业,行业组织也展开了行动。2011年5月在深圳举办的展会就大力宣传了中国OLED产业联盟的成立。该联盟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大陆的19家企业及组织联合创办,2011年6月2日在广东省惠州正式成立。该非营利全国性社会组织由面板企业、材料企业、装置企业、整机企业等组成。该联盟的职责是,围绕OLED产业发展战略和课题的研究、产业链、专利的保护与共享、标准研究与制定、信息收集与整理等重点积极开展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在中国FPD产业从大型面板向中小型面板转向的背后,有着国家战略的因素。正像开篇提到的那样,与国内的期待相反,中国FPD的产量没有增加,未能掌握产业的主导权。政府方面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涉足FPD产业的时间较晚是原因之一,应对此进行反省。中国大陆地区在2004年开始导入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而当时的世界潮流已经是第6代到第7代,基板尺寸正在飞速扩大,半道出家的中国企业没有力量跟上如此之快的基板扩大速度。

    而在与FPD产业对比鲜明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领域,中国紧随2000年代后期世界市场快速扩大的步伐,转眼之间便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太阳能电池与FPD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产业的培育方法。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从2001年前后开始与欧洲的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巩固了产业基础。因此,随着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光伏发电市场在2000年代后期开始扩大,中国也快速扩大了产量。

    在大约5年前,日本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还位居世界第一之时,瑞士探险家路易斯•帕尔马(Louis Palmer)曾经开着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动汽车,耗时16个月走遍了世界6个大陆。在冒险的途中,帕尔马在上海太阳能电池展会举办开幕式之际抵达会场,亲眼目睹了盛大的仪式。在国际会议和展会上,欧洲与中国的相关人士的关系也如同蜜月。欧洲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中国为欧洲的光伏发电市场扩大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看到这样的互助景象,就很容易理解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转瞬之间超越日本登上世界第一的原因。

    而中国的FPD产业并没有像太阳能电池产业那样与海外开展有组织的合作。因此,大陆地区虽然追随韩国和台湾的步伐涉足了该领域,但在全球大屏幕电视市场快速扩大的局面下,未能像太阳能电池那样掌握产业扩大的主导权。基于对此的反省,FPD产业的战略转换如今正在进行之中,这也体现出了“把着眼点对准今后发展壮大的中小型面板领域,制定新战略挽回局面”的希望。在OLED方面更是隐藏着技术不成熟的地方很多,如果现在涉足,就能够跟上今后的技术发展的目的。

    通过与台湾合作开发OLED并构筑产业链

    在2012年3月FPD China展会于上海举办之际,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Taiwan Display Union Association:TDUA)联办的“海峡两岸AMOLED产业发展论坛”也于同期召开,两岸OLED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在海峡两岸合作加快OLED开发的同时,团结OLED上游(生产设备与材料)、中游(面板)、下游(应用产品)的企业,尽快构建产业链。

    OLED在日本和韩国有着长年的研究和实用化历史。在中国,大学内的相关研究在开展之中,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生产。然而,从整体来看,技术积累还不充分,很难单独实现产业化。于是,中国大陆选择了台湾作为伙伴。在台湾,企业内的开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也有在海峡两岸构建产业链,并构建OLED面板生产体制的想法。台湾于2011年6月成立了TDUA,海峡两岸正在就合作进行着交流。随着双方促进合作动作的加快,今后估计会开展更加务实的交流。

    但是,台湾的OLED技术也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单靠海峡两岸联手并不足以挽回技术劣势。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台湾与日本合作的思路也已经出现。台湾虽然对韩国充满竞争意识,但对日本却热情示好,发出了与台湾联手,一同进入广阔的大陆市场的邀请。最近,夏普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合作、索尼准备与台湾友达光电就量产OLED电视合作的消息被大量报道,而这些企业或许将成为实现日台合作业务模式的先驱。

    靠雇佣兵打仗是中国大陆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

    而不同于韩国和台湾,半吊子措施是现在中国大陆FPD产业发展迟缓的元凶。

    中国大陆有10条以上从第4代到第8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在建设。迄今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液晶生产线,都经过了地方政府的强力引资和中央政府的许可。对于作为核心的面板技术和生产技术,每家企业都号称是“自主技术”。但实际上,技术依靠的是日本、韩国、台湾工程师的混编支援部队,分别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的工程师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下奋力建起了生产线。

    这些工程师的聘用基本为个人契约,成员是通过逐一猎头的方式聚集起来的。也就是“雇佣兵”。雇佣兵基本都是独狼,视个人利益高于组织。虽说工资高,但此次战斗一结束就必须寻找下一战场。对于雇主来说,他们虽说能够形成暂时性的战斗力,但很难有组织地统一协作,使用这种方法是打不了天下的。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建立起生产线,增加产量,但是在技术不断进步、新FPD的世界即将展开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拥有主导权使FPD产业走向成熟的力量。

    而从派出雇佣兵的一方来看,且不论品质和性能如何,如果中国大陆能够生产出一定数量的面板,就会对本国的产业形成相应的影响,也就是遭受到反扑。这种情况对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悲剧:对日、韩、台来说,长年积累的技术拿不到任何回报就烟消云散;而对于中国大陆,技术既得不到成体系、战略性地利用,也无法走向成熟。最终,双方只能徘徊在低谷之中无法自拔。这对于FPD产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损失。

    日本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液晶面板生产线,生产出优秀的液晶面板,是因为日本拥有把开发成果移植到生产之中的经验。即使开发出了好的技术,也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将其调整为制造技术的经验十分重要,而这种经验的真谛未必就移植到了制造装置之中。需要依靠工程师经验的部分还依然存在。

    在中国大陆的多数企业和工程师之中,认为只要从海外买回制造装置和材料,就能够轻松制造出尖端产品的人不在少数。但问题在于如何把没有移植到制造装置中的技术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日本的工程师曾经废寝忘食地开发新产品、建立生产线。与近30年前在大陆时遇到的国营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相比,如今大陆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建立高科技产业,他们似乎还缺乏足够的热情。

    单靠分析其他公司生产的面板并模仿设计并不能生产出好产品。对于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寄托在开发上的“梦想”。在产业的黎明期,日本工程师们以实现“壁挂平面显示器”为目标,全力开展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如今,FPD已经超越壁挂电视的范畴,即将进入新的世界,实现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热情。

 标签:平板显示产业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