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运营商的未来在于聚合服务市场

来源:通信周刊 更新日期:2010-09-06 作者:陈志刚

    三大运营商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在8月下旬已经陆续公布,通过对业绩报告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在用户数逼近国内人口数极限时,电信运营商如何继续保持收入和利润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摆在电信行业面前的重大哲学性命题。

    目前看来,可供国内运营商选择的路径并不是那么多,这既是因为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也有内部因素的惯性依赖。

    从业务创新的角度,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殆尽,运营商必须调整自己的业务供给模式,亦即市场细分模式,即从满足普遍市场需求的、具有规模化特性的业务模式转向细分的差异化市场、具有小众特性的业务模式。

    这需要运营商从提供普遍应用向提供小众应用转型,通过针对有价值的长尾市场的关注与满足,构建一个庞大的汲取微价值细分市场的毛细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增长的倍增。这也就是所谓的聚合服务市场。

    在这个市场,运营商依托庞大的用户平台和网络平台,通过业务模式和商务模式的创新,在满足小众细分市场信息应用需求的同时,也改变原有小众市场的价值创造和生产模式并通过利益的再分配,在为整个产业创造新增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收入的新增长。

    但是以目前运营商擅长的规模化运营的体制来说,如果想在聚合服务市场有所作为,就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并据此改变自己的业务创新和运营模式。

    通过分析运营商在音乐业务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价值链的整合者和应用平台的服务提供者或许是聚合服务中比较适合运营商的角色。

    这个定位的前提是,运营商的体制并不能发现小众市场的有价值的应用,或者即使能够发现也会由于冗长、复杂的流程机制而错失市场拓展的良机。

    这要求运营商必须依靠产业链的合作者去发现并满足小众市场的需求,它的责任则在于构建责任和利益合理分担的商务模式,并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开放自己的网络和用户,为众多小众市场的业务提供者创造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以及业务环境。

    其实,在这个方面运营商并不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淘宝网在零售行业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模式就是一个十分值得借鉴的案例,以淘宝网为例,作为商品门户以及用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淘宝做到了海量商品和买家卖家的聚合,在直接颠覆传统零售行业的供销模式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不过,尽管聚合服务市场是一个未来的方向,但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调整自己的业务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对于创新业务的价值判断体系的重构,是在聚合服务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点的关键阻力。而这种阻力的突破,恐怕需要运营商有足够的外部压力或者足够强势的内部改革的动力。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