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市场销量增长速度逐渐趋缓、外资品牌依靠上游优势快速拉低产品毛利率、台湾代工厂家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进军平板电视市场……努力重回巅峰的中国彩电业正经历一连串“黎明前的煎熬”。
陷入“增产不增利”怪圈
得益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刺激彩电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视市场。
市场调查机构D isplay Search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4000万台,超越美国市场的39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视市场。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说,这来自于近两年来不断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平板电视纳入家电下乡范畴,加速了平板电视在中国在三、四级市场的普及。2010年10月,全国家电下乡实现销售额165 .9亿元,销售额居前三名的产品是彩电(50 .1亿元)、 冰 箱(49 .7亿 元)和 热 水 器(17 .0亿元)。
2010年年初,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全面拉开序幕,这对中国彩电业来说又是个好机会。截至2010年11月4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家电销售2672万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在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彩电成为最受益的产品之一。不仅仅如此。今年年初,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彩电业发展的机遇再度摆在眼前。
不过,中国彩电企业并没有从市场的大增长中获得高额利润。相反,近来多家彩电企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国内彩电企业利润普遍走低,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比如,T C L多媒体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亏损9 .91亿港元。
事实上,“增产不增利”早已被业界公认为彩电业欢笑背后的隐忧,而郝亚斌认为这与在中国市场发生的价格战不无关系,“从传统C C F L电视到L E D电视、3D电视,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视,价格战已经成为中外彩电企业展开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对中国彩电业来说,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平板电视市场规模增速正在明显放缓。国内市场调查机构奥维资讯的数据显示,从2004至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规模连续6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9年超过100%的大幅增长给市场增强了信心,也对未来保持超乐观的预期,但由于产品升级较慢和刺激政策效应减弱 ,2010年增长幅度大幅滑到50%以下。市场增长幅度低于预期导致销售额增长幅度不高,同时也造成了库存的积压。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10月27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彩电业盘点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今年彩电库存预计将达500万-600万台,高出正常库存1 .5倍的水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孙新果透露,今年我国彩电业生 产 规 模“高开低走”的趋势明朗。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彩电产量8 3 6 0万台,同比增长7 .8 %, 增速相比一 、二季度的40 .3%、16 .4%明显回落。
显然,今年彩电企业的产销衔接已发生明显波动并带来较大的存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