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钢丝绳上的舞蹈:论平板产业的困与脱困

钢丝绳上的舞蹈:平板产业脱困对策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7-07-28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当国际巨头们已经策划产业升级,并用十几年时间完成大规模产业化的时候,我们又在做什么。——眼前逐利!国内也好,国际也罢,自己同胞间单一化的价格战,损伤的只是自己产业的实力和发展的时间。当大家中场休息的时候,猛地一台头才发现:呓,他们怎么在玩“平板”了,于是下半场比赛被迫取消。

我们需要彩电业的“国家军”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责怪我们的主教练:就像国足输了球,要求朱广沪下课一样,责怪国家战略的缺失。的确,亚洲杯的失利,主教练难辞其就。彩电产业链整体面临转型困境,作为行业政策和市场规则制定方的国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教练不是场上裁判,没有最终左右战局的大权。真正在场上作战的是我们的队员。事实上,在提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时候,大多数彩电企业都以“平板产业链投入巨大”为理由,要求国家的资金支持。且不论国家能不能拿出这么大的投资,难道中国彩电产业今天的局面仅仅是钱的问题吗?

    在以前,彩管生产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时候,彩电企业就曾经提过类似的要求:所以才有了国家扶住下的八大彩管厂。然而时过不久,历史就在一次惊人的“重演”,而且这一次,颇有狮子大开口的味道。这不经让人想起了“扶不起的阿斗”的故事。

    中国彩电企业没赚过钱吗?当然不是,我们也曾有过辉煌,只不过我们大多的时候深陷内斗,都把精力和财力花在了“自相残杀上”。对于我们的企业,市场竞争是从价格战打起的,当他们第一次吃到甜头之后,就把“价格战”当成了不变的真理。事实上,价格战从来就没成为过任何的真理——他是最低级的竞争方式。直到现在,在已经濒临“亏损”的平板市场上,在跟本没有胜算的时候,他们依然“高举价格屠刀砍向自己的头颅”。

    引入市场竞争的初衷是锻炼一只强劲的队伍。但是结果,我们得到的却是自相残杀。如此结果的根源在于,我们对经济形式的判断失误:今天全球竞争环境下的市场经济,竞技的舞台是全球市场。在国内市场走向垄断只是时间问题。从发达国家的产业格局来看,没有垄断就没有强势产业。不具规模的企业是面临随时被吞并的企业。

    与其说中国没有哪个彩电企业有实力担负起“振兴平板产业”的责任,还不如说,我们的彩电产业,根本没有哪个企业能够代表国家的产业实力——我们的彩电产业需要的不是七八家企业的战国争霸,而是一两家的“国家军”。

彩电产业重组是希望所在

    现在,一些同志一听到垄断就会如同“见了老虎”一样,避之不及。其实,垄断是市场经济自然竞争的必然结果。越是充分的竞争就越是容易形成垄断:垄断代表着市场和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垄断也符合我们一只提倡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事实上,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就是“国家垄断经济”。有人很担心,垄断了会使企业失去竞争的活力。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以国际竞争为主题的全球经济,不会使国内垄断企业丧失市场竞争下的活力,相反垄断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当然,垄断也会出现不利的一面,比如价格垄断,会导致价格过高。然而,这些不是否定垄断经济积极意义的理由。也不能用强制的拆分大企业来避免垄断,更不能把提倡竞争看作是避免垄断出现的法宝——事实上正是正当充分的竞争导致了垄断的出现。垄断的弊端必须通过国家调控解决,这也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家干预经济已经成了主流的经济学说。而目前中央企业的调整也体现了产业集中,提高国际竞力的原则。

    彩电产业国家军团的组建是使中国彩电企业在长远的战略上建立“国际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一两个大的企业,能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一两个大的企业将具备足够的实力投入到长期的高风险的技术开发中;一两个大的企业将有足够的实力做出产业性的长远的战略规划;一两个大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基础产业链建设能力;一两个大的企业,将全面提升我国彩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两个大的企业,企业间更容易实现竟合的良好市场关系……

    在目前,国内彩电产业链的企业产权复杂,投资主体多样,利益主体众多的情况下,互相参股和联合投资是实现大企业梦的最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要发挥总规划师的角色;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主动排除障碍;企业要有大局意识,要有振兴民族产业的责任感。同时国家经济政策要做适当的倾斜,弥补利益受损企业和地区的损失,维护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

    在新一轮的产业规划中国家要首先避免成为简单的“投资方”,而真正成为市场规则的制订者,主导者,要主要依靠现有企业,现有资金来解决问题,要放眼长远,要关切国际竞争力,要关切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

    固然,2008奥运会在家门口召开,为我们的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走出“国门”的好几会。但是成为国际一流的大企业,创造一个富有内涵的国际品牌首先需要的是“修练好内功”。中国彩电企业今天的困境,就如同钢丝绳上的舞蹈,可以跳得很好看,也可以摔得很惨:它可能会使整个产业就此低靡不振,但是如果利用好了则也会成为产业重组的有利时机:凤凰捏盘,岂知不是浴火重生?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钢丝绳上的舞蹈:平板产业脱困对策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