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平板电视市场国产品牌依然占有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更新日期:2006-02-06 作者:佚名

  日前,国家统计局创办的统计机构??中怡康公布了10月份中国彩电市场的最新市场情况:中国品牌零售量的占有率达到87.27%,外资品牌只占到12.73%;并且前5名全部是中国品牌,分别是海信、长虹、创维、TCL、康佳。在高端电视格局中也表现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以液晶电视为例:中国品牌在零售量的占有率达到80.39%,外资品牌只占到19.61%;并且前5名也全部是中国品牌,分别是海信、TCL、创维、康佳、长虹。而去年10月以前,夏普、松下、三星等国外品牌还占据了中国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外彩电品牌在整体市场和高端领域的前五强都已经全部换成了中国面孔,并且中国面孔中以技术型的海信、长虹、创维、康佳、TCL为首,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彩电“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国产品牌抓住产业升级机会

  正是平板的出现,打破了彩电市场多年来洋品牌垄断高端市场的格局。

  专家认为,海信、创维、康佳、TCL、厦华等中国龙头企业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很好地把握住了产业升级的机会,带领着中国彩电业实现了全面转型,其重要意义比当年中国彩电业靠规模和价格一举跃上世界彩电大国还要重要,因为它确保了中国彩电业今后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健康发展。而以平板为契机,中外品牌剑拔弩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内彩电企业牢牢地抓住了产业升级的发展机会。

  数字显示,近三年的市场变化充分印证了这一点。2002年是平板启蒙年,销量为3.8万台;2003年是平板元年,销量为10万台;2004年为40万台;今年平板电视的普及年将突破200万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专家陆刃波说,2005年是中国彩电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分水岭,一直以来,中国品牌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局面靠得是规模和价格;今天中国企业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的僵局依靠却是高端、是技术。而形成这种格局突变的基因,正是由于中国品牌在技术积累、企业战略定位、高端产品等整体素质的竞争能力,抓住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技术创新让洋品牌逐渐退场

  有业内专家预测,多年以后,中国彩电业最后将仅剩3-5家,洋品牌将逐渐退出中国彩电市场。“除了技术研发和积累,中国企业别无选择。”

  中国彩电行业,打了十几年价格战,对于内部企业的困境,忽视技术研发、没有核心技术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理由。但是,这种局面,随着平板时代的到来,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今年海信在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一举打破了多年了国外品牌对中国彩电企业核心技术的垄断,中国7300万台彩电市场第一次有了“中国芯”。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是我国第一款音、视频领域能自主生产的产业化芯片,所以成果的意义重大。

  专家认为,2006年将是网络化和无线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平板领域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这场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中外品牌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都会很好地显现出来,在平板领域已有一定积累的中国品牌有望进一步稳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在今年年初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国内外8个主销品牌的8项权威指标的监测中,国产平板电视在对比度、亮度、固有分辨率、水平清晰度、功耗、高清格式的兼容性等6项主要指标上处于领先。这是中国平板电视在关键性能指标上首次超越了国外品牌,说明了中国彩电品牌在技术实力较10年前已经有了一个全面提升。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这是一个由“彩电制造大国”迈向“彩电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起点。技术的提升和核心技术的拥有,一方面为国产彩电抢得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让洋品牌渐渐失去竞争优势,逐渐退场中国市场。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