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术灯的光束穿透石渠县医院手术室的尘埃,窗外的雅砻江正漫过卵石滩。那一刻,一位老人正迎来重见光明的机会。
这是“洲明·点亮希望”西部健康行动在川西高原完成的第210台白内障手术。——本次行动由洲明公益基金会与如意树公益联合发起,不仅是一场医疗援助,更是一个关于“看见”的承诺:让每双被白内障困住的眼睛,都有机会重新读懂生活的模样。
#01为什么是石渠?
石渠,藏语意为“住在雅砻江畔的部落后裔”,是四川面积最大的县。这里平均海拔4200米,气候寒冷、环境严酷,紫外线强度是平原的三倍。
长年累月的环境,让许多老人眼睛提早衰老,白内障高发。研究显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超过一半。
川西高原自然环境
在石渠,每做一场手术,意味着要和高原反应、电压不稳“死磕”。
而这种广袤土地上的“医疗真空”,与青海玉树、西藏那曲等地高度相似,我们选择石渠,是因为它是高原地区的缩影。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办法,才有可能为更多类似地区点亮一条可复制的“破局之路”。
#02
洲明公益与石渠县的光明之约
洲明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促进人的成长,推动人、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我们坚信,公益不只是一次性的援助,更要着眼于长期的改变。真正的善意,是帮助建立可持续的医疗生态,让光明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
医护人员们正在为老人进行义诊筛查
2025年7月,我们与如意树公益并肩,携手开启了“西部健康行动”。
如意树公益是一家专注于西部医疗援助与教育发展的5A级慈善组织,他们深耕高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公益网络与专业经验;而洲明公益则凭借平台与资源整合能力,为项目注入资金与力量。
我们还邀请了眼科权威专家和一线医疗团队,设计了从筛查、手术到随访的完整方案,确保老人们不仅能重获光明,更能安心康复。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合作,也是一次心与心的携手。
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进行术前宣教
#03
那些不宏大的细节,才是公益的样子
做公益,并不在于宏大的叙事,而是在于那些细小却温暖的瞬间。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少跑路,我们驱车深入乡镇,开启“流动义诊”。一辆辆筛查车开进村落,医生、志愿者在临时搭建的义诊点耐心为老人检查、讲解。
为老人们讲解术后恢复事项
为了让老人对眼健康重视起来,我们安排专家做眼健康科普。老人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举手发问。
视力检测时,老人们在工作人员轻声指引中,专注地辨认着视力表上的符号;听不懂汉语的老人,也有藏族志愿者在一旁逐句翻译,耐心守护。
手术当天,天还没亮,医院门口已排起长队。老人们裹着厚重的藏袍,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由孙辈搀扶。
老人们排队等待
手术室里,医护团队各司其职,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们全神贯注地为老人们实施手术。
医护人员认真手术
术后随访同样重要。我们定期走进老人家中,为他们检查眼睛的恢复情况。有的老人拉着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放,有的老人重新看清了孙儿的脸庞,眼眶湿润......
每一次的随访,不只是做数据的记录,更是用持续的行动陪伴老人。
#04
公益之路 任重道远
返程时,回望暮色中的雪山,我们知道,这不是结束,公益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接下来,洲明公益基金会将继续推进“洲明·点亮希望”西部健康行动,也将搭建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凝聚各方智慧,探索可持续的公益路径。
我们深知,单一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当更多人携手同行、当每一次资助精准落地、每一次行动都留下长远影响时,公益就能绽放出更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诚挚邀请更多关注公益、心怀善意的伙伴加入——无论您是捐赠人、志愿者,还是同行者——都欢迎与我们并肩,在更多需要的地方开展公益行动,点亮心灯,书写更多关于“看见”与“被照亮”的故事。
深圳市洲明公益基金会(简称洲明公益),是成立于2017年2月21日,是深圳市民政局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4A级社会组织。洲明公益联合洲明科技、洲明志愿服务总队及多方公益伙伴力量,聚焦助学助教、乡村振兴、健康倡导等领域。以科技助力教育,以公益创新回应社会痛点,以平台连接更多公益资源,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一起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