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程砺行”实践队:奔赴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志愿红”点亮文博光韵,“数智蓝”赋能锦绣太原 实践活动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7-21 作者:佚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社会实践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广大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程砺行”实践队在团委书记韩小娟老师指导下,身披“志愿红”奔赴太原市博物馆,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触摸文明脉络、淬炼精神品格,在躬身实践中锚定方向、彰显时代价值,让千年文物的沉静与青年一代的滚烫热血碰撞出跨越时空的绚丽篇章。

    实践伊始,团委书记韩小娟老师为大家阐述志愿服务的意义与精神内涵,为大家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引与深刻的思想启蒙。随后,大家围绕场馆日常工作有序行动:面对游客的问询,耐心解答并提供清晰指引,用热情服务传递人文温度;主动探索场馆人工智能设备,尝试将AI技术与文创产品结合;对书籍进行系统化整理,助力全民阅读。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投入,只为让每位参观者都能在舒适便捷的氛围中,沉浸式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回响。

    一、智览文博、设备探索

    在志愿服务前,实践队员自发深入展厅进行细致参观,探寻太原悠久的历史脉络。随后,志愿者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围绕馆内的珍贵文物与“数字化、智能化”文物展示设备,深入探索其背后文物背景和运行程序。从硬件搭建逻辑到软件编程原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探索过程中,将设备展示的内容与文物实体进行对照,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关联,思考如何通过这些现代设备更好地解读文物背景。这为后续更好服务观众,让观众通过多元方式了解文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智创文博、阅启太原

    志愿者化身文化传承使者,走进文创展示区开展图书整理和文创产品探索。在智能文创领域,针对“AR文物书签”进行探索与考察,探索是否能查看对应文物的展出时段与讲解服务安排与“智能街巷地图”。书籍系统化整理则向“全民阅读服务网络”方向拓展——市民在博物馆借阅的纸质书籍,可通过扫码将阅读笔记、标注内容同步至线上账号,即便在家中查看电子扫描版,也能无缝衔接阅读状态。

    这些方面的初步探索,将智能文创从“单向展示”变为“双向互动”的意识逐渐深化,让书籍整理从“资源聚合”逐渐升级为“全场景服务”。志愿者们用不断迭代的创意,让“锦绣太原”的文化符号既能通过智能文创走进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又能借助系统化的阅读服务触达更多群体,在科技与温情的双重加持下,让家乡文化的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本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信程砺行”实践队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充分展现了信工学子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陈尚静同学分享到,在服务过程中对博物馆的AI设备进行探索,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贾博鹏同学则表示会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深化和检验,做到系统优化和巩固加深;任越说到,在服务过程中深入领略三晋文化和锦绣太原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图书整理中不断强化“全民阅读”的意识。

    此次暑期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志愿者们不断拓展文化传播载体,在实践中触摸家乡历史文脉的肌理,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力量。他们让沉睡的文献与文物在创意转化中苏醒,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的桥梁,让“锦绣太原”的文化魅力在创意实践中更加闪耀。今后,“信程砺行”实践队将持续深耕志愿服务,扎根基层一线、融入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用AI赋能、用数据驱动创新,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