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广州南沙维港青藤中学校园内汇聚了粤港澳三地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在 “2025粤港澳大湾区AI科创人才协同培养交流活动” 现场,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及港澳地区的49所中小学代表共同签署《内地与港澳AI科创人才协同培养倡议》,首次建立起覆盖大湾区的AI教育协同机制。
作为支持单位,现代中庆现场展示了AI教研和AI教学技能实训两大AI解决方案,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粤港澳教育融合提供技术底座。
湾区教育协同迈入AI时代
本次活动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办,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指导,吸引了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在内的400余位政府代表、教育专家和产业界人士参与。
历史性协作倡议在与会者见证下诞生。这份由49所中小学共同发起的倡议提出五大共育目标:提升AI教育质量、加强教师交流发展、丰富学生实践交流、创新融合培养模式、汇聚多方支持力量。
现代中庆双翼助力教师成长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人才培养保障的第一资源。在活动现场的智慧教育展区,现代中庆展示了AI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两大核心应用方案。
01 AI教研
AI教研成为关注焦点。现代中庆AI智能终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教育大模型,全景式感知课堂教学中20类教学体征、140项教学数据,精准捕捉师生教学行为和语义互动,实时解构课堂教学场景,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为课堂评价、课堂诊断和教研活动开展提供精准显微的实证数据支持。
教研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利用中庆AI教研助手软件进行深度对话,采用自然语言的方式,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新课标和生成式大模型,提炼出课堂的教学亮点,厘清在跨学科融合方面的一些困惑,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获得情景化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这些数据还能生成教师的‘教学画像’,帮助每位教师精准定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现代中庆展位负责人介绍道。
02 AI教学技能实训
AI教学技能实训支持职初教师在AI帮助下实现自主训练、自主成长。
当职初教师进行模拟授课时,系统即时采集并分析其在肢体动作、语言表达、面部表情、板书和普通话五大教学基本技能维度的表现,通过60余项细化指标完成教学能力诊断。
现代中庆技术专家在现场讲解时表示:“训练结束后立即生成的分析报告,不仅能指出‘授课过程中站姿规范、语速快慢’等具体问题,还提供改进建议和优质教学案例参考。”通过 “自主训练—智能分析—AI指导—再训练”闭环,使职初教师能精准找到改进方向,在反复练习中迅速提升教学能力。
AI赋能粤港澳教育协作
现代中庆AI教育应用解决方案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在活动致辞中强调期待“共建大湾区AI教育资源‘共享高地’”;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教育工作者需打破传统束缚,构建与科技创新潮流紧密相连的育人体系。
现代中庆的AI教研支持三地教师跨地域协同教研,AI教学技能实训则为湾区标准化教师能力培养提供技术支撑。这些方案直接呼应了倡议中“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训、项目共研”的合作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AI教育协同网络已经启动,一条跨越珠江两岸的 “数字教育走廊” 正在成形。在发起倡议的49所中小学中,现代中庆的AI应用已经在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佛山市第三中学等学校落地,更多学校的应用也正在推进中。现代中庆AI 将在这条“数字教育走廊” 成为闪亮的一环,用技术赋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