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彩电企业联合发起平板电视可靠性标准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日期:2009-04-23 作者:佚名

    平板电视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已成大势所趋,但伴随着平板电视销量的节节攀升,平板电视的故障率却也在“稳步增长”。

    据《中国平板电视产品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状况调研报告》显示,4年间,我国平板电视故障率将近翻了一倍,从2006年的5.4%上升至2009年的10.4%。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也较“全面”,既有黑屏、蓝屏、竖线等屏故障,也有开关、软件、接口等附件故障。

    日前,平板电视产品可靠性标准行业规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海信、长虹、飞利浦、索尼等11家海内外平板电视厂商共同发起成立了“平板电视可靠性标准讨论组”,力求通过协商推动平板电视产品质量控制规范和品质提升。

    截止2008年,中国城市家庭平板电视保有量已达到2800万台,预计2009年消费需求量超过1500万台,到2009年底将形成4300万台的平板电视家庭保有量。

    与会专家指出,在平板电视消费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平板电视使用故障也表现出明显的“成批量”、“频繁发生”等特征,产品可靠性问题应当引起整个电视行业和生产企业的重视。缺乏可靠性规范的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性能成抛物线下降的速度就很快,导致质量问题频出,同时给售后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在平板电视故障现象表现中,显示屏或图像占52.3%,声音问题占12.8%,遥控器故障占8.2%,其他内部零部件损坏占26.7%。可以发现,有关显示屏引发的故障表现最为突出。

    “在平板电视整机可靠性控制方面,显示屏可靠是关键因素。”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介绍说,显示屏占据了平板电视制造成本的60%以上,一旦屏幕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维修时间也长,对消费者利益损害最大。

    目前,消费者普遍认识到电视屏在整机中的重要性。“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都会特别看重屏的品牌和屏的质量,一些口碑不好的电视屏在卖场非常不受欢迎。”苏宁电器华北区彩电采购部经理李琪说。

    其实,现阶段国内市场平板电视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与制造企业对产品可靠性控制不足有直接关系。

    早在2006年,原信息产业部就出台了《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要求平板电视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15000小时(相当于正常观看3到5年不出故障)。但由于规范是行业标准要求并非国家强制实施,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全线产品在上市前都经过严格的可靠性检验。

    “可靠性试验存在实际操作不经济性、检测周期过长等因素,”陆刃波解释说,检测一个型号产品,一般需要一次性投入20台样机,经历近2个月的测试期,如果测试期间出现故障,设计调整后还要重复试验。

    目前,中国电子商会正在联合全国音视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平板电视产品可靠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其中,成立平板电视可靠性标准讨论组就是希望标准的制定能充分吸收行业内业的意见和建议。

    “平板电视可靠性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国音视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新华介绍,平板电视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将借鉴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思路,通过对工艺设计、零部件,以及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实施可靠性规范,完善平板电视产品可靠性指标。

    与会各家企业和消费者代表都对标准的制定出台,表达了希望。“一个有序、规范的竞争市场才是行业发展之福。”中国质量委员会部长樊天顺说。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