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历来是彩电业国产、合资两大阵营的“角斗”场,在今年史上最长的“十一”长假里,二者的竞争更是白热化。日前,记者从国美、益华四海电器、恒发等家电卖场了解到,“十一”期间,凭借强大的价格优势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力推,国产阵营表现抢眼,不仅与合资品牌平分天下,甚至大有超越之势。
合资品牌“颓势”渐显?
来自市区各大家电卖场的销售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国产电视与合资电视的销售比例,已从去年的3:7变成了今年的5:5。在江门国美,国产彩电的占有率更进一步提升,占据了6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十一”期间,除了飞利浦、夏普、三星外,索尼、东芝、日立、LG、松下等合资品牌的市场策略都表现得相当低调,无论是在降价幅度,还是新品推出速度上都大不如前。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合资品牌因为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整体气势已不敌国产品牌,尤其是在价格上,难以恢复竞争力,而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更成为了推动国产品牌发展的强心剂。”江门国美采购部经理曾毅告诉《江门日报》记者,“十一”期间,创维、长虹、海信、康佳等国产品牌趁“政策的东风”,配合再让利,同尺寸机型价格比合资品牌便宜1,000-2,000元,因此,销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5%。
恒发家电江华店副店长吕家强认为,除了政策的力推,国产品牌丰富的产品线,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不同于合资品牌主要集中在大尺寸平板电视,国产品牌从19英寸到55英寸都备有充足的货源,‘十一’期间,合资品牌就因为对市场预期不足,出现了缺货现象。”吕家强如是说。
此外,益华四海电器的张经理认为,除了价格实惠和产品线丰富等优势外,国产品牌在推广方面也优于合资品牌,因为国内厂家较容易集中人力和各种资源去宣传,让消费者从心理上更易接受,这也成为国产品牌制胜的又一关键因素。
不过,对于合资品牌颓势渐显的说法,业内也有人士持不同的看法。有商家认为,合资品牌本身具有很强的品牌吸引力,不盲目地打价格战,说明其市场策略逐渐回归理性,从这点看来,合资品牌的势力依然不可忽视。
国产品牌最大优势是性价比高
采访中,《江门日报》记者了解到,“十一”期间,国产彩电不仅在销售上有大幅提升,在中高端平板市场的销售比重也进一步加大。
“中高端国产电视的销量表现理想,像创维的‘酷开’系列、海信的‘蓝媒’、长虹的‘乐教’以及海尔的‘模卡’系列等,都纷纷以其特有的功能卖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眼球。”吕家强告诉《江门日报》记者。在市区另一家电卖场的创维彩电专柜处,据销售人员介绍,长假期间一天的销量比平时高出好几倍,畅销机型多为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创维江门区负责人赖经理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十一”期间创维在五邑地区的销量增长在60%以上,尤其是中高端机型,由于主打娱乐等实用功能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曾毅认为,国产品牌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这也是其和合资品牌抗衡的最大优势。近年国产品牌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上游资源方面,已逐渐摆脱日韩企业的控制,掀起了市场反攻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