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2008年度中国液晶彩电市场展望

2008年的产品发展趋势
来源:奥维咨询(AVC) 更新日期:2008-04-01 作者:文建平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2008年的产品发展趋势

    2008年,液晶彩电在产品上与移动多媒体终端和其他电子产品之间的融合趋势进一步显现,在产品趋势上,整个彩电行业也表现出以3融合为导向,进行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持续融合与创新,这些不同程度、不同应用领域的融合都会催发产生新的应用,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1、液晶彩电越来越与网络和PC融合,是彩电具有鲜明的IT化特征

    由于受到高清趋势的影响,HDMI已经逐步成为LCD彩电的基本功能,2008年的LCDTV进一步强化了TV与网络的结合,国内一些品牌开始在筹备推出能直接连网线的电视;同时由于电视在大画面,高清晰和多人观看方面有PC所不具有的优势,一些厂家在大平板LCDTV上集成了一些USB,闪存等接口,这使TV越来越具有终端显示器的功能。

    另外一个方面的趋势就是受到数字电视改造的影响,在运营商的推动下,网络一体机会在2008年开始兴起。以上使电视更加IT化

    2、彩电的收看内容和使用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使彩电形态更加娱乐化,受此趋势的影响彩电的内容运营会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彩电等电子产品越来越侧重功能集成,嵌入式软件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推动硬件的发展趋向简单化、便捷化,产业结构从生产硬件为主逐渐走向软硬结合,内容服务由渠道逐渐融合渗透,不少消费类电子企业推出了内容服务平台,搜索引擎和硬件捆绑等新业务模式。

    2007年液晶彩电行业的最大亮点是酷开电视取得了空前成功,随后长虹推出了TV2.0,TCL也在开展互动电视的研究,在2008年的CES上,一向比较保守的日本松下公司也推出了能连接网络的等离子电视,彩电在互联和互通的方向发展越走越深。

    内容与产品的融合,和电视功能的拓展,使消费者对彩电价值的评估将发生重大变化,单一产品的价值会通过内容服务延伸产业的整个价值链,这样产品制造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会更加下降,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将逐渐向高附加值的环节转移。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之前处于附属地位的内容服务,将从幕后跃升到前台。这将彻底改变目前的行业生态环境。彩电行业的内容运营会逐渐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3、液晶彩电行业的感性诉求居于上风,彩电的时尚化趋势越发明显。

    在中国的液晶彩电行业,一直存在着由海信、创维、TCL和长虹等国产品牌主导的强调彩电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功能诉求的理性发展路线,和由三星、索尼强调产品外观与色彩的感性诉求两个发展路线。

    从本质来看,彩电是一种高技术密集的产品,优秀的画质和观看效果肯定更能捕获消费者的心。但是由于中国彩电行业在面板、驱动等上游资源没有明显优势,自主技术创新面临非常大的窘境,这使本想走产品差异化的国产品牌,在终端的产品上却表现出越来越同质化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各品牌要想在彩电功能和卖点上玩出太多的新花样,已经非常困难。

    同时外资液晶彩电品牌本身具有上游资源上的优势,品牌和资金的实力也非国产品牌可比,外资企业需要做的,是要建立起与中国消费者之间持续的情感沟通,从而使其产品褪去非中国的外衣和对外来势力的不信任感,增进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所以走情感沟通路线也就成为日韩外资品牌的必然。随着2007年外资品牌在价格上的不断跳水,外资品牌在中国液晶彩电市场上的份额在不断攀升。这使情感诉求明显盖过功能诉求处与行业优势地位。

    如果说2007年以前的外资品牌的情感诉求还停留低层次的外观领先和和单一的颜色诉求上的话,2008年的外资品牌将会进化到以多种多样的外观组合、时尚和多种富有个性化的颜色,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如三星、索尼、日立等品牌都将陆续推出五种颜色的彩壳电视,而且产品会更加薄,更加追求彩电与家具的和谐和生活品味。

    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2008年一场围绕彩电颜色和外观大战将不可避免。

 标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