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约从亚当夏娃时代就开始进行“可视会议”了。当我们西服革履地端坐在会议室里交头接耳的时候,我们大概不会只动一动嘴巴和耳朵。通常我们会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试着领会旁人的手势,和对面的说客交换眼神,或是在会场中进进出出。在更加正式的会议中,我们常常通过几张便笺来交换意见,或在一块书写板上面记录灵感——我们不断通过听、说、读、写来做到彼此交流。
这种直接、快捷的交流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我们逐渐建立信任,增进了解, 从而能够很快达成一致。
但这种方式却也存在着一个弊端:不便。设想一下,为了聚集到一起来开会,有时人们经常要赶很远的路;而且与会者必须准时到会;有些时候制定会程表的时间比会议时间长好几倍。更严重的是如果某个重要人物不巧没能到会,那恐怕造成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通过网络通信来实现可视化会议的技术——视频会议系统也开始走向广泛应用。
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分为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于两个通讯节点间。其主要产品有:可视电话、桌面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于2个以上地域之间的通讯。本文主要介绍其中应用范围较广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二、Internet上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1.概况
桌面视频会议(Desktop Video Conferencing)系统是一种松散结构的会议系统,与会者在办公桌前或自己家中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参与世界范围的视频会议。它采用的传输信道有模拟电话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帧中继(Fr ameRelay)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从网络性能上来说,B-ISDN是视频会议的理想传输媒介,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有待进一步开发。因此,人们尽量利用已有的通信网开发视频会议系统。
与电路交换的N-ISDN相比,Internet虽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但具有非常高的传输速率。美国Internet主干网速率目前已达到155Mbps,面向最终用户的校园网的速率也有10Mbps或1 00Mbps。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弥补了无连接传输方式的不足。但是,由于分组网络存在传输时延长、信息包易丢失,同步困难等问题,在1992年North Carolina召开的第二届分组视频讨论会(The 2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acket Video)上,不少与会者对Internet这样的广域网是否适合视频通信提出了疑问。但短短几年时间,很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在LAN和WAN上开发了许多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其中,Internet上就有CU-SeeMe、MBone、ShowMe、IVS、Vic、PictureWindow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