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9日,五星电器扬州卖场共售出238台平板电视,近40台CRT彩电,“现在的CRT销量几乎可忽略不计”。记者在各家卖场看到,从出样彩电来看,液晶、等离子占据绝对主流,而曾经风光的CRT几乎难觅身影。
“外资品牌平板彩电虽然比同档次的国产品牌彩电价格高出10%到20%,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记者了解到,“五星”销售前三位的品牌分别为三星、飞利浦、夏普,苏宁销量前三位分别为三星、飞利浦和松下,国产品牌无一进入前三甲。
据分析,液晶电视75%左右的成本在液晶面板,而掌握液晶屏生产技术的企业只有三星、夏普和台湾奇美等少数几家企业。由于投资液晶屏生产工厂成本极高,国产电视品牌一直采购三星、夏普或台湾屏在国内组装生产,因此,上游液晶屏的价格和供应量决定了液晶电视的销售量与价格制订。国产品牌平板电视很难在价格上取得绝对优势,因此在竞争中失去了杀手锏。实习生朱栋彬记者金春华
要买“对的”勿买“贵的”
一台主流42英寸的液晶彩电国产的大约为七八千元,外资品牌的大约万元,消费者如何选择?业内人士认为,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据了解,面板决定了液晶电视的品质,选用同一厂家面板生产出来的液晶电视性能差不多,可因为品牌差异,价格会不同,因此,在购买前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不能存在品牌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