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拓电子、深天马、芯瑞达、聚灿光电、迈为股份、英唐智控、国科微、鸿合科技、雷曼光电、亚世光电、佳禾智能、安洁科技、宸展光电、伟时电子、德赛西威15家上市企业纷纷通过机构调研、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开放接待日等渠道披露公司最新业务进展、战略合作、未来规划等重要信息。

当 AI 浪潮席卷显示产业,中国科技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15家企业披露的业务动向展现了中国显示产业从 "硬件制造" 向 "场景智能" 的华丽转身。这些企业在 Micro-LED、Mini-LED、AI 视觉、AR眼镜、车载等前沿领域多点突破,不仅实现了技术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更构建起面向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虚拟直播到车载显示,从红黄光芯片到 MEMS 激光扫描,一场由 "AI + 显示" 驱动的产业革命正在中国上演,为全球显示产业注入新动能。
奥拓电子:AI+视讯战略发力,多业务迎爆发式增长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上表示,公司明确了 “AI + 视讯” 长期战略的核心地位,作为 2025-2027 年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奥拓正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视讯业务的深度融合,朝着 “享誉世界的智能视讯解决方案提供商” 的愿景稳步推进。
在业务进展与订单表现方面,奥拓业绩增长势头强劲。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在手订单及中标金额合计约 5.50 亿元,相关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细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2025 年前三季度,影视领域新签订单金额约 2.72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32.74%;广告领域新签订单金额 1.19 亿元,同比激增 360.66%;控股子公司创想数维在数字内容领域表现突出,新签订单 2612 万元,同比增长 24.68%,实现营业收入 1796.95 万元,同比增幅达 89.68%。LED 电影屏业务持续领跑,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签订订单 175 块,已完成 71 块交付,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方面,奥拓电子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在虚拟直播领域,子公司创想数维已推出专业级 MetaBox 4KK 和企业级 MetaBox BoRoom 解决方案,为品牌提供 XR 虚拟直播全流程运营服务;面向 To C 端的轻量化消费级解决方案 MetaBox Studio 即将亮相,将进一步完善虚拟直播产品布局,契合我国 8.33 亿网络直播用户(截至 2024 年 12 月)及 3880 万职业主播的市场需求。新零售领域,奥拓电子推出 “新零售营销综合解决方案”,凭借 XR 虚拟直播、AI 内容运营等核心技术,破解线下零售行业痛点,已服务伊利、周六福、储金宝等知名品牌,覆盖超 4000 个品牌门店,助力行业数字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奥拓电子作为香港赛区核心场馆的显示系统技术伙伴,以硬核实力打造总面积约 1300㎡的 LED 显示解决方案,用超高清画质、毫秒级响应、全天候稳定运行的 “视觉魔法”,为赛事注入科技活力。 其中,在主场馆约 900㎡的 E 系列户外 LED 显示屏如同巨幅画卷,赛事直播、实时计分、互动信息一键同步;体艺馆内,MxE 系列固定主屏与四面环绕屏形成 360° 视觉包围,捕捉运动员每一个细微动作,带来 “身临其境” 的观赛体验。还有青年运动场的 E 系列高亮主屏、遍布园区的 E 系列导视屏、记者室里的E3i显示屏等覆盖全园区的视讯体系。
深天马:Micro-LED 技术实现里程碑突破,车载显示迎来爆发期
目前公司Micro-LED业务重点布局车载显示和拼接显示应用,同步探索大尺寸屏幕、消费显示、穿戴显示、专业显示类应用,已先后发布高透明、无缝拼接、透明可调、超低反透明、超高PPI等行业领先的Micro-LED显示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5年,深天马Micro-LED业务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并成功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标志着公司Micro-LED研发从技术开发到标准产品的能力跃升。在11月18日举行的2025创新大会上,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了行业首款依托全激光巨量转移技术的108英寸4K无缝拼接Micro-LED大屏。
另外,深天马透露,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主要面向国际头部车企交付车载显示总成产品,较传统车载显示产品集成度更高,对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更高。2023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开始向国际头部客户批量交付,2024年开始加速规模起量,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电子业务发展势头强劲,销售额同比增长56%,并实现业务盈利突破。未来,汽车电子将伴随客户项目开发节奏逐步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将与新能源汽车业务一起成为公司车载显示业务发展的新增长引擎,驱动车载业务整体规模和产品价值上的持续提升。
芯瑞达:Mini 显示领跑,车载与 AI/AR 双轮驱动业绩高增长
面对当前国内电视出库量同比下降的行业环境,芯瑞达凭借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逆势增长。调研数据显示,公司核心业务中的 Mini 终端产品渗透率大幅提升,且单位价值显著高于传统产品,对营收与利润的贡献已双双超越传统产品,有效对冲了行业整体数据波动的影响。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 9427.41 万元,同比增长 25.75%,扣非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显示模组业务的增量贡献,尤其是 Mini 显示模组产品的亮眼表现。目前,公司 Mini 显示模组折合终端出库量与营业收入均保持了与行业一致的增长趋势,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作为公司重点培育的第二成长曲线,车载业务正迎来加速发展期。芯瑞达车载业务聚焦显示领域,涵盖车载显示屏及模组业务,当前 Mini 显示技术在车载场景的渗透率正持续提升。尽管车载产品验证周期较消费电子更长,但公司已加大业务布局与投入力度,并在 2025 年股权激励二期中明确设置了三年营收目标,为车载业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创新赛道布局上,芯瑞达将 AI+AR 眼镜核心显示技术与光机组件定位为种子业务,依托在 Mini/Micro-LED 领域的长期研发与工程化积累,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重点攻关面向 AR-AI 显示的 MicroLED 微显示全彩化技术与核心光机。
聚灿光电:红黄光项目放量,全年业绩剑指新高
聚灿光电表示,备受关注的红黄光项目进展显著,该项目于 2025 年 1 月正式通线,仅用两个月便实现从通线到小批量量产的突破,创下行业领先的建设速度。截至三季度末,红黄光项目单月产量已突破 5 万片,个别工序产能更是达到 8 万片,项目推进顺利且营收增量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其红黄光产品良率表现优异,已可比肩甚至超越行业头部企业,部分产品通过客户验证后已实现批量出货。
面对新兴技术发展浪潮,聚灿光电在前沿领域积极布局。在 Micro LED 技术领域,公司已投入研发资源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积累核心人才与技术储备,同时重点与客户开展协同合作,部分合作产品已进入验证阶段,为后续市场启动抢占先机。
针对 AI 与显示技术融合的行业趋势,公司依托现有产品在显示、车载、可穿戴设备等场景的应用基础,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发展动态,积极挖掘与自身战略、产品结构契合的业务机会,为未来市场拓展与产品升级奠定基础。目前,公司生产的高亮度 LED 背光芯片可应用于手机、电视、车载屏幕等产品,Mini/Micro LED 直显产品则适配新一代信息技术显示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对于第四季度,公司基于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的市场环境,持谨慎乐观态度。展望全年,随着红黄光项目产能陆续释放,叠加蓝绿光业务协同销售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迈为股份:MLED整线设备获认可,携手雷曼共推产业升级
近日,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MLED整线设备解决方案项目达成合作。该整线设备计划于今年年底交付至雷曼光电,将凭借高精度、高良率、高产能、经济性等综合优势,助力雷曼光电打造点间距0.9mm的 “高清王冷屏大师”等新品,赋能其实现“超稳定、超高清、超节能、超冷屏、超舒适”五大核心优势。

据了解,迈为股份MLED整线设备解决方案为迈为股份全球首创,目前已有成熟产线在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且该整线方案已经完成0204小芯片+40μm GAP板材的验证,整体良率达到99.9962%。此次与雷曼光电的正式合作,标志着该整线方案进一步获得客户认可与市场青睐,实现了批量订单的重要突破。
该MLED整线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基于『飞行刺晶技术』和『激光键合技术』全新技术路线,已成功实现全球首条P0.9375以下刺晶整线量产,同时获得国家科技攻关专项支持,该方案具备『高精度、高良率、高产能、智能化、低占地面积、低运维成本』等优势,以『稳、快、省』重构产品竞争力,尤其是下一代0306以下尺寸小芯片、玻璃基板产品升级的理想选择,可为客户带来『低投资、高回报、可升级』的卓越价值。
该方案适用于Mini COB/COG直显、Micro/Mini MIP直显、Mini背光以及Mini MIP封装等多种显示产品和器件的生产,适配芯片尺寸微缩化和模组规格大拼板化的发展趋势,采用料仓冗余技术,搭配自研MES系统,单条产线即可完成显示模组灯面从转移到焊接的全自动工艺需求。
标准产线全长37.2m,内含18台飞行刺晶巨量转移设备,分两组并联,单线UPH 4.14KK/H, P1.25 月产出 1300m²,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方案的1/2。
英唐智控:牵手欧摩威,MEMS技术叩开车载新赛道
2025 年 11 月 20 日,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英唐极光微技术有限公司与欧摩威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 LBS(激光束扫描)车载智能光应用的商业化落地与未来发展展开深度合作,欧摩威拟将其 LBS 项目的 MEMS 芯片定制开发及模组生产等核心业务交由深圳极光微承接,共同推动智能汽车光学交互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欧摩威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为外国法人独资企业,注册资本超 10.94 亿元人民币,注册于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业务覆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研发与销售、集成电路相关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经核查,欧摩威资信状况良好,具备充分的履约能力,且与英唐智控及子公司无关联关系。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深圳极光微已为欧摩威关联方提供 NRE 服务,目前已履行合同金额达 45 万元,为本次战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英唐智控旗下的深圳极光微在 MEMS 领域已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司目前已形成从 MEMS 器件设计、制造到 LBS 全套系统开发的完整能力,建成了 MEMS 器件自动化生产线,具备规模化量产实力,其 4mm 规格产品已在工业领域成功实现量产。此次合作中,深圳极光微将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为欧摩威提供全方位支持。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的合作将聚焦六大核心方向:在采购合作上,双方将签署意向采购书,具体采购数量、规格、价格及交货期等细节以后续正式采购合同为准;深圳极光微将为欧摩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并提供产品选型建议、技术文档、培训及售后技术支持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其顺利完成 MEMS 器件的整机集成;产品开发方面,欧摩威计划两年内至少推出四款或一年内至少推出两款新型 LBS 整机产品,深圳极光微将针对性定制开发 MEMS 芯片,全力配合其产品迭代计划;市场拓展层面,双方将整合行业资源与优势,共同开拓国内外 LBS 市场,通过联合参与展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供应链合作上,深圳极光微将按约定的质量标准和交货期提供合格 MEMS 模组,欧摩威则及时反馈产品使用情况,助力乙方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此外,双方还将举办合作签署仪式,邀请媒体及行业伙伴参与并发布相关 PR,扩大合作影响力,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国科微:鸿蒙生态多点开花,8款芯片赋能千行百业
国科微近日在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时,透露公司在鸿蒙生态合作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公司旗下 8 款开源鸿蒙芯片平台已成功实现智慧家庭、智慧视觉、智慧大屏及商业显示等多行业的量产商用,成为鸿蒙生态建设的核心参与者与推动者。
在智慧家庭与教育领域,基于 GK6323V100C 芯片的社区共建硬件平台已落地多个标杆项目,可支持超 50 款原生鸿蒙应用。该芯片凭借组件化部署带来的极低内存占用优势,成为鸿蒙生态星火实验室首款开发平台的搭载芯片,目前正加速推进更多智能家居产品开发。
智慧视觉领域,公司将超低功耗 AOV 方案及 30 余种音视频 AI 算法全面移植至 OpenHarmony 5.1 系统,借助鸿蒙系统组件化与低延时设计,实现媒体通路时延降低 20%。当前,公司正与中国移动携手,基于开源鸿蒙智慧视觉芯片平台联合开发太阳能摄像机、宠物陪伴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针对智慧大屏场景,国科微攻克 OpenHarmony 4.0 版本系统级支持不足的行业痛点,完善视频通话、网络共享等 30 项核心功能,优化低延时白板、UI 快速响应等 12 项关键性能指标,使终端使用体验比肩安卓系统。同时,公司首次在开源鸿蒙平台实现对全国产音视频标准的支持,为教育、会议等场景提供全栈安全解决方案。
商业显示领域,依托鸿蒙软总线技术构建的分布式显示系统,基于国科微芯片开发的数字标牌主板已实现多屏内容同步、跨屏控制等核心功能,目前已成功落地商场导视屏、户外广告机等终端产品。未来,公司将持续加码开源鸿蒙生态建设,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生态规模扩容。
鸿合科技:海外业务谋新篇,启动业务模式从设备商向方案商升级转型
在海外业务拓展问题上,鸿合科技向投资者表示,公司明确了双重推进策略。一方面,将在已布局的美国、欧洲、亚太、印度等成熟市场持续深化本土化运营,加大产品、人力及品牌资源投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挖掘全球业务增长新空间。
同时,鸿合科技透露,公司将启动业务模式转型,从传统设备提供商向整体方案供应商升级,同步加快智能交互平板等核心产品的海外专项研发,并着力拓展 LED、STV 等新产品线及 Newline Signage Pro 相关业务,丰富海外市场产品矩阵,增强综合竞争力。
雷曼光电:“高清王冷屏大师”爆红,订单量超预期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产品结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雷曼光电持续聚焦 LED 主业,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严控费用等精细化运营措施降低成本,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改善。在行业层面,COB 显示技术于 2024 年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正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加速渗透,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公司全新推出的雷曼高清王冷屏大师,依托灵影 AI 低功耗智显、智衡超高精准控压、玄甲底黑无损直显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超稳定、超高清、超节能、超冷屏、超舒适五大优势,以 “高性能 + 高性价比” 精准平衡效果与成本,适配全场景应用需求。该产品市场反响热烈,11 月 11 日发布会结束之际,预订数量已突破 12000㎡,远超预期目标,双 11 期间出货价为 30000 元 / 平,成为推动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公司家庭巨幕已形成 110、138、163 吋矩阵式产品结构,通过 AI 技术迭代优化与异业合作,在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落地线下巨幕体验店,持续拓展家用超高清市场边界。
在应用场景与合作布局上,雷曼光电亮点纷呈。公司作为央视总台邀约的米兰国际广播中心 8K 超高清显示设备供应商,提供的 275 吋 8K 超高清 Micro LED 大屏将服务于 2026 年米兰冬奥会赛事直播,向全球展示中国显示技术实力。同时,公司 Micro LED 大尺寸定制显示产品及智慧一体机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且是 LED 行业唯一的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多元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海外市场方面,公司 Micro LED 像素引擎专利(PSE)已获得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国发明专利授权,全球化运营体系逐步完善,通过 “大客户战略 + 品牌渠道战略 + 区域备库战略” 推动国际业务高质量增长。
亚世光电:电子纸成增长核心,越南基地扩产提速
亚世光电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时透露,公司子公司奇新光电今年 4 月推出的电子纸芯产品,聚焦智慧零售(电子价签)、智慧公交、智慧办公、数字货币显示卡等低功耗、护眼、可视化需求场景,目前核心订单集中于电子价签领域,合作客户涵盖行业知名企业。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内外新客户资源,相关合作洽谈稳步推进。
业绩表现方面,电子纸业务已成为公司增长核心动力: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42.84%,占总营收比例达 34.15%;2025 年上半年延续高增长态势,收入同比增幅达 103.01%,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8.63%。尽管当前受越南工厂产能爬坡期运营成本较高、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该业务盈利暂未完全释放,但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此外,电子纸业务仍处于扩张阶段,公司将在产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持续投入,以巩固市场竞争力。
关于备受关注的越南工厂进展,公司介绍,目前越南基地 4 条电子纸生产线已实现量产,新增 2 条生产线也已于 11 月顺利投产,当前整体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利用率正逐步提升。越南工厂的稳步运营,有效降低了公司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及物流成本,预计随着产能完全释放,公司整体毛利率将得到显著改善,长期将持续优化整体成本结构。
在新兴赛道布局上,公司正密切关注 AI 眼镜等前瞻性技术及市场动态,其涉及的柔性显示、低功耗显示等技术方向,与公司在柔性光阀、电子纸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存在协同性,公司将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持续跟踪行业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参与相关领域的可能性。
佳禾智能:深耕AR/AI眼镜赛道,为头部品牌提供量产支持
在备受关注的 AR/AI 眼镜业务领域,佳禾智能透露了积极进展。当前消费市场对 AR/AI 眼镜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品类发展潜力凸显,佳禾智能对此高度看好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作为较早布局该领域且实现量产出货的企业,公司目前已为影目、仙瞬等品牌商提供消费级 AR 产品生产服务,此外与其他客户合作的 AR 眼镜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陆续量产上市。
安洁科技:AI 眼镜量产供货,多领域协同驱动国际化布局
安洁科技在近日投资者现场调研活动上透露,公司主营业务消费电子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安洁科技的精密功能件、精密结构件产品已构建覆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一体机等智能终端的完整应用矩阵,与海内外众多核心品牌客户维持稳定战略合作关系,为业务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新兴领域,公司已实现 AI 眼镜相关产品的量产供货,精准把握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机遇。
国际化布局方面,安洁科技响应产业链全球化需求,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泰国工厂、美国工厂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成功实现多品种产品量产交付;越南工厂已完成主要客户审厂认证等筹备工作,后续将快速推进投产进程。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国际化研发、生产及供应链布局能力,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安洁科技现已布局精密结构件、精密功能件、模组件及高压连接线组件等产品,同时切入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领域,并深度布局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业务,形成多元化产品线。后续公司将紧跟行业技术趋势,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巩固现有客户合作、争取新品量产及份额提升的基础上,加大国内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拓展新客户与新业务。
宸展光电:ODM 业务破局类消费市场,车载显示盈利可期
关于车载显示板块盈利情况,公司表示,受泰国新工厂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该板块暂未实现盈利。后续公司将通过四大举措推动盈利改善:聚焦中美新能源头部客户,提升供应占比;把握行业趋势,拓展车载显示新产品线;整合集团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优化组织架构,激发员工潜能,全面提升板块营收贡献与盈利能力。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 ODM 板块自 2024 年起积极发力类消费行业,目前已与某全球知名数位板跨国公司达成合作,相关产品顺利量产并推向终端市场,收获超预期订单反馈。面对 AI 等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在智慧零售、智能座舱、智慧金融和工控等领域完成全球布局,未来将重点挖掘新行业应用机会,寻求业务新增长点。
伟时电子:高附加值产品引领增长,车载显示与 Mini-LED 双轮驱动
伟时电子在近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顺应行业趋势加大新产品与新客户开发力度,在手定点项目储备充足,多款新增产品已实现量产,为营业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公司昆山二期、淮安及越南三大生产基地正处于建设推进阶段,未来随着各基地逐步建成投产,产能将持续释放,叠加产品与客户开发成果的逐步兑现,公司营收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盈利水平也将稳步改善。
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公司制定了多维优化策略。产品结构上,重点推进大尺寸背光显示模组、Mini-LED 产品、异形屏等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通过淮安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建设提升产品内制率,进一步拓宽利润空间;生产管理上,以自动化升级、生产工艺优化、员工操作规范化为抓手,持续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精细度。此外,公司在深耕车载显示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数码相机、VR、游戏机等高端消费类产品领域,构建多元化盈利增长极。
德赛西威:海外产能与订单双丰收,智能驾驶蓄势待发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德赛西威进展显著。目前已成功斩获 TOYOTA、STELLANTIS、VOLKSWAGEN、AUDI、HONDA 等全球知名车企的新项目订单,合作覆盖主流汽车品牌矩阵。
产能布局上,德国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西班牙工厂预计于 2025 年底竣工,2026 年起将正式向客户供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核心产品,进一步完善全球生产服务网络。
针对智能驾驶新规逐步落地的行业趋势,德赛西威表示,新规提出的更高要求将加速高性能、高安全性配置的装车进程。公司以大算力、高带宽、大模型为技术前提,构建全方位安全冗余架构,同时强化安全体系能力建设,通过多重保障确保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持续夯实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从 Micro-LED 技术实现量产突破,到 AR/AI 眼镜产业链加速成熟;从车载显示迎来黄金增长期,到电子纸应用场景全面拓展,这些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全球显示产业格局中抢占制高点,共同开启智能视觉时代的新篇章。
这 15 家企业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显示产业从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部分领域 "领跑" 的跨越式发展,更预示着一个以 "显示无处不在、智能触手可及" 为特征的全新时代即将到来。随着 AI 与显示技术深度融合、Micro/Mini-LED 产业化加速、AR/VR 设备走向消费级市场,这些企业将持续引领行业变革,在全球舞台上绽放 "中国智造" 的独特魅力,为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飞利浦LED屏
联建光电LED屏
威创小间距
洲明小间距
AET小间距
奥拓LED屏
aoc
青松光电LED屏
WAP手机版
建议反馈
官方微博
微信扫一扫
Pj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