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4 日,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66,证券简称:江丰电子)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 19.48 亿元(扣除 2000 万元财务性投资后),重点投向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旨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优势,推进全球化布局与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
定增方案核心细节:聚焦合规与市场化,控制权稳定
根据预案,本次定增方案严格遵循监管要求,核心条款明确:
发行对象与认购方式:拟向不超过 35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所有投资者均以现金认购。其中,同一机构管理的多只产品视为单一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仅能以自有资金参与。
定价与规模: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 且不低于每股面值;发行数量不超过 7959.62 万股,占发行前公司总股本(2.65 亿股)的 30%,最终数量将根据募资总额与发行价格确定。
限售期与控制权:本次发行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6 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发行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姚力军合计控制股份比例将从 24.57% 降至 18.90%,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稳定,且股权分布仍满足上市条件。
审批进展:本次定增已通过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尚需深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审批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募资用途:四大方向锚定半导体核心赛道,兼顾产能与研发
本次募资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投入四大领域,精准匹配半导体产业链核心需求:
年产 5100 个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10.98 亿元,拟用募资 9.98 亿元,占比 51.23%。项目由子公司宁波晶磐电子、北京江丰电子实施,建设周期 24 个月,旨在突破高端静电吸盘国产化瓶颈。目前全球静电吸盘市场由美日企业主导,国内国产化率不足 10%,项目投产后将缓解国内高端需求缺口,助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自主可控。
年产 12300 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3.5 亿元,拟用募资 2.7 亿元,占比 13.86%。项目落地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由全资孙公司捷丰先进材料实施,聚焦服务 SK 海力士、三星等韩国核心客户,是公司全球化产能布局的关键一步。江丰电子目前已成为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头部厂商供应商,韩国基地将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提升国际竞争力。
上海江丰电子研发及技术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 9992.9 万元,拟全额使用募资,占比 5.13%。项目依托上海及长三角半导体产业集群优势,建设研发检测中心与区域服务中心,将强化公司在先进制程靶材、精密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储备,同时提升客户响应效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拟用募资 5.8 亿元,占比 29.78%。此举将有效优化公司财务结构 ——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1.03%,长短期借款余额超 32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后可降低财务费用,缓解营运资金压力,为业务扩张提供保障。
行业逻辑:政策 + 需求双驱动,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并进
本次定增项目的推出,深度契合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导向:
政策支持明确:集成电路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十四五” 规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政策均提出突破高纯靶材、半导体零部件等 “卡脖子” 领域。2025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 “补短板、锻长板”,为江丰电子相关业务提供政策红利。
市场空间广阔:半导体靶材方面,预计 2027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251.1 亿元,国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15%,但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半导体精密零部件领域,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4288 亿元,中国市场约 1384 亿元,静电吸盘等核心部件需求随晶圆产能扩张持续增长(2024 年中国大陆晶圆月度产能达 885 万片,2025 年预计增长 14%)。
公司优势显著:江丰电子是国内超高纯靶材龙头,全球市场占有率前列,产品覆盖钽、铜、钛、铝等多种材质,已进入台积电、中芯国际、SK 海力士等全球头部供应链;精密零部件业务近年增速超 50%,2024 年收入达 8.87 亿元,成为第二成长曲线。本次定增将进一步放大技术、客户与产能优势,缩小与日矿金属等全球头部企业的差距。
长期价值:夯实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助力产业链安全
江丰电子本次定增聚焦半导体核心材料与零部件,既是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公司全球化战略与国产替代布局的关键一步。随着静电吸盘项目突破技术瓶颈、韩国靶材基地落地服务国际客户,公司将进一步打通 “国内 + 海外” 双产能布局,强化在全球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中的地位,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与安全稳定提供重要支撑。中长期来看,项目投产后将有望提升公司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