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式智能盒子、智能电视扎堆上市,抢占第四屏,引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在很多人眼中,小米是国内互联网机顶盒的开路先锋。其实不然,盛大才是国内盒子的先行探路者。只不过,成了先烈。
笔者自2006年接触建筑电气领域至今,已有7年。遥想当年,“盛大巨亏5亿元”或许是当年一段时期内最具刺激性的新闻了。在游戏行业如日中天的陈天桥突然宣布盛大将网络电视化,提出了数字娱乐家庭计划。即利用电视屏幕获取互联网上的娱乐内容,通过主导EZStation(盛大盒子)的生产,以此垄断内容的提供。为此,在2005年,盛大花费4.5亿美元,收购起点中文、参股浩方,以及与英特尔、微软、海信、长虹、五洲宽频、证券之星、麦考林、上海中心气象台和新东方在线等多达100家公司合作,意图用“盒子”控制内容的模式抢占这个行业的霸主之位。
时过境迁,盛大的盒子计划在独木难支的境况中已然没有了后文。但从今年开始,有关智能盒子、电视的争夺硝烟弥漫,好不热闹!阿里、谷歌、小米等各大IT企业纷纷扎堆推出机顶盒产品,而长虹、海信、创维等传统彩电厂商更是转型发力智能电视,抢占第四屏。当年,盛大的“盒子计划”抢了广电的“饭碗”,中途夭折,最终成为了“潘多拉盒子”,故此次群雄再战“盒子”,变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互联网和电视厂商都在争什么?
目前,电视机正在成为继PC和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和接口,用户可随时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智能电视或互联网电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成为一种智能设备,安装Andoid等智能系统,实现电视、网络和应用程序之间跨平台搜索。这说明他们与盛大的思维不同的地方在于:并非想控制用户的内容来源,你想干什么,那是你的事情,只要电视或机顶盒成为你家庭的一个数据接口即可。这种数据营销的方式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各大巨头争夺的重点。
所以,简而言之,炒得火热的“疯狂盒子和电视”背后,冷静分析下,“客厅互联网生态系统”或才是各家巨头为之振奋的真正前景蓝图。
我们都知道,目前电商在零售方面的数据将与日俱增,说不定某天,用户看到主持人穿的衣服不错,可以暂停,然后进入电商平台页面直接生成订单。或者,通过电视终端,连接音响、电动窗帘、安防可视和灯光等家庭娱乐和终端设备。换而言之,某天,我们的电视不仅能扮演电视的传统角色,还能实现上网,可下载应用程序、读书、看电影、听音乐、使用社交媒体等,还能控制家里的灯光、窗帘和可视对讲等设备,一个终端能极大提升生活、娱乐和工作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