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奇美遭重创:面板界“大虎”失威

来源:中国家电网 更新日期:2011-12-09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台湾面板双虎之一的奇美电子近日爆出董事长廖锦祥、副董事长段行建双双辞任的消息震惊了面板界。一位面板界资深人士告诉笔者,最高层就这样撒手不管而去不是没有原因,奇美电子连续亏损、人才流失等问题已经让这家台湾当前第一大面板企业步履维艰。

    最主要的是,当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因中国TFT-LCD产业崛起而改变后,台湾企业在面板垂直分工中占据产业上游核心地位的优势已有所削弱,奇美电子在这样的背景中深受涤荡。

    难以扭转的亏损

    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自2010年底开始陷入低迷,价格一路下滑令业者亏损连连,奇美电子也没有幸免连续亏损的命运,至今年第三季底的累计亏损达519.92亿元新台币,亏损面远大于三星、LGD和友达光电。

    除了受制于产业景气度的原因外,奇美电子这样的台企在产业链上的短板也是致其亏损的重要原因。

    据笔者了解,比京东方等国内面板企业拥有相对优势的台湾企业,却没有像日韩面板企业那样拥有庞大的下游产业,因此奇美电子、友达等台企的液晶面板产能消化来自国内彩电企业的大量采购以外,还有依靠索尼、三洋、日立、东芝、松下、夏普等一批日企的补充性采购,以及依赖于三星、LG等韩国企业对“低端产品”适当采购。

    可以说,台湾企业生产的面板不得不主要依赖缺乏保障的外销市场,而台湾面板产业的这一弱点在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当时,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这导致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当时开工率最低曾降至四成,几乎濒临“死亡”线,只是国内对液晶面板的巨大需求救了台湾企业的急。200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消化了台湾三分之一以上的液晶面板产出。

    其中,在整个2009年,奇美电子为国内市场提供了约1250万片液晶面板,2010年在海信、海尔、创维、康佳、长虹、TCL、熊猫、上广电和厦华九大国内彩电企业与台湾友达、奇美电子、华映三大面板厂签署的53亿美元的采购订单中,奇美电子约占40%。在今年10月份国内彩电企业又一轮面板采购中,奇美电子占比31%仍位居第一。

    然而,出货量大意味着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大。一旦产业链终端形势不利,奇美电子将深受影响。根据研究机构群智咨询公布的10月份中国六大电视品牌厂整机出货报告及全球液晶电视品牌季报告,中国六大品牌电视品牌出货,在品牌厂库存策略控制下,十月份下降出货量至350万台,全球液晶电视需求再向下微调至2.005亿台,年成长仅约6.5%。

    事实也证明,产业链上的风险已让奇美电子陷入财务困境,为此,奇美电子在今年年中还启动600亿元新台币银团联贷案,以缓解运营资金的紧缺。但到9月,银团仅同意300多亿元新台币,根本达不到预定额度。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