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本土彩电企业何以成为大赢家

国产彩电需以技术革命当先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更新日期:2010-08-03 作者:郑懿轩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技术革命当先

    2010年6月30日,一向低调的创维数码[5.61 -2.44%]公布了2009-2010财年的财报,227.7亿港元的销售规模和13.26亿港元的净利润,这一历史性突破的业绩让创维在数据上成为了国产彩电的领军品牌。

    从销售规模来看创维的内销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而其净利润不仅创造了1998年以来国内彩电行业的最好业绩,而且已经超过了其他5家国内彩电企业的总和。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创维的业绩虽然位居行业最前列,但是其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04年的特殊事件后,创维在液晶等平面显示产业的布局因为资金压力受到了影响,其在深圳石岩的平板工业园的落成也被推迟了一年。

    当创维正在积极应对的时刻,国内彩电行业的其他巨头也纷纷进行了各自的扩张,长虹除了在彩电上游布局外,还通过并购美菱电器[10.27 -2.00%]、华意压缩[10.51 -3.04%]进入了白电领域,而海信则并购了科龙,TCL则进行两次跨国并购。

    显然坚持相关多元化政策的创维除了在机顶盒、液晶模组、手机等相关产业布局外,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彩电主业中,这为其成为彩电行业领军品牌奠定了基础。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5年中创维果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对平板电视领域进行了多项战略投资,比如说与参股LGD在广州的液晶模组和液晶面板工厂,投资广州、石岩、呼和浩特的新平板电视基地,在成都、南京、江西宜春等地建设物流基地。

    这些投资在2008年开始发挥出作用,到2009年创维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已经达到600万台,占电视机总销量的78.1%,而进入2010年创维则基本停止了CRT电视的生产。

    罗清启表示,“在原来的4大彩电巨头中创维是率先淘汰CRT电视的品牌,而其他品牌CRT的比重目前依然在40%左右,显然在平板电视领域的提前布局已经让创维成为了国内平板电视的领军品牌。”

    然而创维在彩电行业的脱颖而出,绝对不只是抓住了“液晶”这根稻草,从CRT时代到平板时代,创维在技术革命,特别是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始终走到了行业的最前列。

    当彩电企业都在CRT电视泥潭中寻找生命曙光时,后发的创维却在电视行业刮起了“逐行”、“纯平”等四大风暴,作为行业的后进入者在使用最先进的应用技术方面创维具备了先天优势。

    杨东文表示,“在率先完成液晶电视的产业链布局的同时,创维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布局同样领先于行业。”

    当国产彩电品牌都在为等离子、液晶、背投电视等新技术等艰难选择时,创维从最初的全面进入到后来选择液晶用了最短的时间,而且在图像处理、音频处理领域,其推出的V12数字音视频引擎,以及节能“屏变”技术都成为行业效仿的对象。

    这仅仅是创维引导国内平板电视技术升级的开始,在2007年国产平板由于上游核心部件受制于日韩厂商而寸步难行时,创维再次选择了差异化的应用技术,那就是与IT巨头朗科选择了合作,将高速USB技术从电脑复制到了电视上面,并且双方合资1000万成立了内容下载网站——酷开网。

    杨东文告诉记者,“创维与朗科通过这次合作实现了共赢,不仅是提高了电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在液晶电视价格战的红海中杀出了一条道路,创维第一次将USB技术用在了电视上,这对电视行业是重大突破,很快这一技术成为彩电的标配。”

    而在内容网站等后台建设领域,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对于创维的做法并不理解,普遍认为,作为硬件厂商的创维投资网站既缺乏经验和盈利模式,也对其主业没有贡献,但是创维酷开电视后来的热卖,以及高出对手1000元的平均售价,让其他彩电品牌纷纷加入到投资内容后台的过程中。

    中国电子[1.10 1.85%]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表示,“要想成为彩电行业的领导品牌,不仅是依靠规模和利润的领先,在彩电产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中都能发挥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指标,而创维在国产彩电阵营的全面领先,与其在国内彩电产业的技术革命中的步步领先密不可分。”

   

 标签: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