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国产彩电企业还只能是个“追赶”的角色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日期:2010-12-20 作者:佚名

    国彩电行业已从2006年底开始了进军上游的努力,长虹于2007年在四川绵阳投资上马中国首条等离子屏生产线,并在2010年初实现了年产能216万片的全球第三的等离子面板产能,并在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开始布局。

    TCL、海信等彩电厂商从液晶模组开始布局上游,而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推动下,华星光电、京东方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开始布局。

    不过在液晶和等离子面板的布局上,业界开始讨论哪个更适合中国?

    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认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很可能使等离子成为中国彩电业的救命稻草。就液晶面板生产线而言,原始浆料、玻璃基板等基础原材料都要依赖海外进口,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内企业还是一个加工厂,只不过是产业链的长度得到延伸而已。但等离子却不同了,国内已经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了。”

    但对于等离子能否借3D之势迅速崛起,不少主打液晶的国内厂家仍存忧虑,“毕竟等离子与面板的距离现在差距是相当大的”。

    无论等离子还是液晶,国产彩电企业只能是个“追赶”的角色,而为改变这一角色,就必须在下一代的显示技术上进行储备。令业界期待的是,在收购韩国ORION掌握等离子面板技术后,长虹将掌握了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面板的部分核心技术,并在成都建立了虹视OLED面板生产线。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