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阳谋:国内彩电市场沦为日韩企业血牛

阳谋:国内彩电市场沦为日韩企业血牛(2)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9-08-18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国内彩电市场,特别是低端彩电市场的快速发展直接促成了国内品牌彩电销量的迅速增长。拒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国内品牌彩电国内市场销量同比08年增长超过300%,市场销量前五位品牌皆为国内彩电企业。至此,国内品牌在整体彩电市场的份额也升至七成左右。

    进入09年第三季度,在国内市场平板彩电需求扩大程度完全超出预期,同时北美欧洲彩电市场基本展现出回暖迹象的背景下,全球液晶面板企业由面板资源降价策略转变为涨价策略。来自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月初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约130美元,但时隔5个月后的7月初,同尺寸面板价格已涨至220美元,涨幅高达70%。42英寸面板的出货价格由320美元回升至350美元,而37英寸面板价格也从先前的250美元回升至265美元。据统计,全球液晶面板均价至少已经上涨15%以上,其中原产品价格较低的台系品牌涨价甚至接近50%。

    按照常理,液晶面板涨价必然引起国内彩电企业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事实上,国内彩电企业除了进行了夏季销售淡季的价格例行调整外并没有做出针对性的价格调整。面对面板涨价,国内彩电企业主要做法是限制低价机的出货。据市场调查表明,进入七月以来,三千多元的42英寸产品、两千多元的32英寸产品、五千多元的46英寸产品等特价平板产品已基本从彩电市场淡出。

    国内彩电企业采取的两项措施导致国内彩电品牌平板产品均价较此前拥有10%到15%的提高。但是,由于国内彩电企业的产品采购台系品牌和韩系品牌面板较多,其中采购台系品牌面板最多。而此轮面板涨价中,台系厂商涨价比重最高。因此,实际终端涨价幅度难以抵消面板价格上涨的压力。专家分析认为,至少占液晶电视价格的5%以上的“面板涨价”程度,被液晶电视终端企业以牺牲利润的方式内部消化。

    在全球液晶面板涨价的大旗后面,不仅有全球市场复苏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市场强劲拉动的作用,更有日韩彩电企业后台操作的痕迹。早在今年三月份,国内彩电企业以2000元的价格推出32英寸家电下乡液晶电视之后,日韩企业就纷纷加大对台湾面板的采购力度,形成了国内彩电企业有产品型号却没面板资源的尴尬局面。虽然台湾面板成本的确较日韩企业成本要低,但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在自有面板工厂并未全力生产的情况下,外采面板的行为依然被舆论看成是“针对国内彩电企业的上游‘断电’策略”。

    年中,新一轮面板涨价的主要动力也来自于日韩品牌对全球面板资源的消耗。据统计,日韩采购台系面板在其整体液晶电视的出货量中的比例已经提高到历史最高位。而在日韩企业采购台湾面板的同时,也在将自产面板涨价后出售给国内彩电企业,并赚取高额利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韩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国内市场采用了“提款机”战略:一方面占据高端市场,赚取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借国内彩电企业之手打开国内更大的市场之后,以面板涨价的方式将相当一部分国内彩电企业的应得利润转换成自己的面板利润。

    而此时,国内彩电企业却不能选择主动涨价的策略。因为这样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被日韩企业瓜分。而一旦日韩企业占据更多的彩电市场份额,不仅他们的面板资源可以大幅盈利,终端产品的利润贡献量也会增长。在上游资源产业链话语权掌握在日韩彩电企业的手里的背景下,国内彩电品牌与外资品牌竞争中的不对等特性已经成为国内彩电产业的心病。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阳谋:国内彩电市场沦为日韩企业血牛(2)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光显下一个竞争点:健康视觉的挑战

显示设备用得越多,眼睛负荷越大;显示产品尺寸越大,用眼负荷也会越大!有网友指出,如今无论是刷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华润有新进展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 年 6 月 27 日,公司接到中国华润通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