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延续2007年下半年的抢眼表现,历经上半年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及下半年经济危机等的多重考验,同时受惠于动态清晰标准出台及奥运利好等多种因素的推动,获得了进一步的市场拓展。奥维咨询(AVC)评估, 2008年中国等离子电视零售量为161.7万台,同比大增149%;零售额100亿元,同比增长42%。在分规格细分市场上, 3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销量市场份额由2007年的24%扩大至2008年的42%,37英寸等离子电视发展迅速,其销量份额在年末已占等离子市场的6%。
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表现,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奥维咨询(AVC)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影响因素一:政策扶持 协会推进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为推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对等离子市场寄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2008年《等离子动态图像清晰度测量方法》及《等离子色视角标准》的发布都使得等离子电视的技术优势得到量化与规范,等离子电视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公平,为等离子电视的迅猛发展扫清了障碍。
影响因素二:本土企业积极推动效果明显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本土企业就持续借助32英寸积极突破上量,同时充分利用自身销售渠道建设的优势,在国美、苏宁等全国性大卖场之外积极打通二、三、四级市场的地方渠道,在极大地促进自身份额扩张的同时,对中国等离子整体市场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影响因素三:37英寸、46英寸等多种规格出现,完善等离子电视产品线。
2007年下半年开始,32英寸的爆发解决了等离子原有的小尺寸空缺的尴尬,迅速成为等离子一支生猛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在2008年,等离子企业又不失时机地推出37英寸和46英寸填补了等离子电视在中等尺寸的空白,37寸等离子电视具有相较32寸的尺寸优势和相较42寸的价格优势,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至此,等离子内部产品线通过向上继续发展50寸及以上的大屏幕以做大商用市场,向下主推32寸和37寸以求抢占零售市场,内部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和完善。
影响因素四:等离子电视的相对高获利性增强企业的信心
等离子电视相对较高的获利性和日趋增长的销售规模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涉足等离子产业,推动等离子电视市场的信心。
影响因素五:等离子技术优势凸显,成功借力奥运
等离子电视固有的技术优势在奥运会期间得到最大的体现,并成功转化为销售规模的增长动力。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于今年4月22日发布了《中国等离子彩电行业动态清晰度测量及显示标准》。根据此标准,分辨率不再是考察清晰度的唯一标准,在考量运动画面的清晰度方面,等离子电视的表现更为优秀。这一标准的发布为等离子电视技术优越性的市场宣传更加抢眼,等离子电视各厂家也不再沉默,牢牢抓住动态清晰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宣传上极力扭转消费者以往对等离子认识上的种种的错误观点,并借力奥运,充分满足消费者奥运期间收看赛事高清直播的要求,实现销量猛增。
2008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在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以下明显的市场特征:
市场特征一:国内品牌大举反攻,市场份额增势迅猛
奥维咨询(AVC)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整体销量占比分别为43%和57%,2008年同期国内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整体销量占比分别为61%和39%。国内品牌牢牢占据了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这很大程度上是与双方渠道和产品线布局相关的。一方面国内产品积极推进中小尺寸的等离子电视,获得丰厚回报,另一方面国内品牌巩固在渠道建设上具有固有优势的同时,在三四级渠道的开发商更为积极灵活。而且,国产品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奥维咨询(AVC)监测数据显示,除37寸国产品牌均价略高外,其他所有尺寸合资品牌均价都高于同规格国产品牌。
市场特征二:新品上市节奏明显加快,布局更趋合理
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上新品推出的节奏明显加快,这从侧面反应出企业对等离子市场的逐步加强的信心和关注程度。奥维咨询(AVC)评估,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出现的新产品比2007年增加28%,而且新产品的分布更趋两极,37寸产品的占比大幅提升,42寸新品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市场特征三:大尺寸全面FHD化,FHD比重显著上升
奥维咨询(AVC)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FHD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额市场份额均获得极大提升。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FHD产品的销量份额占比为9.1%,去年同期FHD产品的销量份额占比仅为1.2%;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FHD产品的销售额占比为17.2%,去年同期FHD产品的销售额占比仅为3.0%。同时2008年50英寸以上规格的等离子电视中FHD占比为83.1%,反观2007年50英寸以上规格等离子电视中FHD占比仅为17.6%,这表明大尺寸的全面FHD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市场特征四:37寸等离子电视或将成又一市场新星
2008年32寸等离子电视获得跨越式发展,其在等离子电视市场的销量份额42%,相比2007年销量份额的24%,发展可谓迅猛。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到,在液晶电视32英寸终端售价逐步降低的同时,等离子电视32英寸其销量份额在9月份之后下降明显,年末已降至35%左右。而2008年下半年推出的37英寸等离子电视到年末已占等离子市场销量的6%,在近期37英寸等离子电视面板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前提下,37英寸等离子电视在终端零售市场或将取得进一步扩大的机会。
2008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发展可谓风光无限,在经济危机、技术进步及液晶面板供应稳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中国等离子市场的发展究竟如何?
2009年等离子市场总体规模下降 产品布局更趋合理
2008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等离子电视市场发展的隐忧已在年末初现。奥维咨询(AVC)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等离子市场的累计同比增长率为109%,而年末11月份的同比增长仅为7%。奥维咨询(AVC)评估,受厂商的谨慎保守态度及来自液晶市场压力的影响,2009年中国等离子市场预计销售量为127万,同比下降21.5%。
2009年等离子销售规模出现下降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博弈的结果,我们总结认为2009年的等离子电视市场主要由以下几点主导:
1. 2009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不利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影响因素一:液晶上游稳定 等离子整机终端获利性优势下降
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供应相对稳定的上游面板。与液晶面板尤其小尺寸液晶面板上半年供不应求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形势相比,等离子电视在终端的获利性更为优秀。但是,在2009年液晶面板供应日趋稳定且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等离子整机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
影响因素二:32寸等离子风光不再 影响整体市场规模发展
2008年中国等离子市场的跨越式发展,重要的原因是3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井喷式增长。但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是32英寸等离子电视上游来源单薄,技术保守的问题,必将对2009年的等离子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因素三:液晶舆论强大,等离子市场效应弱势
虽然经过政府多年的扶持和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的大力引导,等离子电视在舆论导向及市场效应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会在2009年出现根本性的改善,必将削弱企业对等离子市场的忠诚度和信心,进而影响2009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发展。
2.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等离子市场也存在以下四大利好:
第一,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的投产,能够极大缓解等离子面板的供应,完善国内产业链,推动等离子市场的发展。
第二,受经济危机影响,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成熟壮大和三四级市场的深厚潜力,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日趋重视,面板供应不断增加,将有力推动等离子市场的发展扩大。
第三,在32英寸等离子电视市场规模趋于稳定的同时,37英寸等离子电视将获得大展身手的机会。相对32英寸拥有尺寸优势,相对42英寸拥有价格优势的37英寸等离子,极有可能成为等离子市场的黑马,为等离子市场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第四,国家政策层面对等离子的持续关注,考虑整个平板产业的合理布局及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会对等离子进一步扶持引导,确保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以积极推动等离子市场的壮大发展。